梵高
1853年生于荷兰,被视为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锋艺术大师。面对当时冷酷和污浊的社会现实,这位敏感而热情的艺术家患上了间歇性精神错乱,病发之时陷于狂乱,病过之后则更加痛苦。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情感时,他不停地作画。在精神接近崩溃时,他曾用剃须刀片割下了自己的一只耳朵。在完成了举世瞩目的七幅向日葵后,1890年他因病自杀身亡。
中国首个精神病人艺术中心将于11月中旬在南京正式开放。该中心将对全国有绘画天赋的精神病人免费开放,并且还会根据病人的创作情况,给予一定的经济回报,相关作品还会集结成册甚至举办正式的艺术展。
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众多争议。有网友认为是在借机炒作,也有人猜测幕后可能有人想借机敛财。日前,记者联系上了该中心始创者、当代艺术家郭海平。据郭海平介绍,最近他刚刚收到了来自四川精神病患者的画作。“这幅作品是关于病友的肖像素描,为表达心意我们以200元一幅收购。希望以后能给精神病人提供一个自食其力的途径。”
入住精神病院找天才
“我们过去习惯说艺术家和精神病人只有一步之遥,所以我特别想了解精神病人和艺术家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少,看看他们中间是不是也‘潜伏’着梵高一样的人物。”郭海平说,他周围的许多艺术家,有时也跟病人一样,晨昏颠倒,昼伏夜出,对商业世界和社会交际表现出各种情状的不适应。为此,2006年他正式入住南京祖堂山精神病院。郭海平介绍,在他的入院行李中,除了电脑和必备的衣物,其余就是大量的绘画用品。“院方把住院部的四楼全部拨给我使用,有几间很大的活动室,每天下午,由医生带着病人过来画画,我只提供用具,鼓励他们随心所欲地画任何自己想画的东西。在医院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艺术疗法,希望先通过收集精神病患者的艺术作品,进而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
精神病院中发现“大师”
张玉宝是郭海平嘴边常提的一个患者,他甚至以“中国精神病艺术奠基人”来看待自己眼中的这位“大师”。“这些病人落笔都很肯定,几乎从来不用橡皮修改。绘画状态很具大师风范,在用色方面,特别是浓艳的对比色方面有强烈的直觉。还有些人格外自负,认为别人画的都不如自己。”郭海平说,在他接触到的病人中,张玉宝是艺术直觉和认知能力最好的一个。他用红、黄两种强烈的对比色画了一个圆柱,上面张开大嘴,画面强烈而刺激。张玉宝用手指着那幅画说,这是“怒吼”。“很多人都熟悉蒙克的《呐喊》,蒙克也是被确诊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艺术家,相比之下,张玉宝的《怒吼》单纯又充满激情,同时具有明显的抽象意味。”
“和常人作画不一样,精神病人画画完全依靠灵感创作。现在我们中心的镇馆之宝就是张玉宝的《追梦人》,内容是一个顶着一团灰雾跑的人,作品名字也是他自己取的。”郭海平说,在他的艺术疗程中崭露头角的,往往是那些入院不久、服药不长的新病人,因为他们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欲望还没有受到过多药物的折磨,有的病人画到一半就感觉疲惫,倒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对于外界称其敛财、炒作的说法,郭海平回应称“来到中心之后,我们对精神病人都是免费的,我们做的一切都是公益。我希望有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支持这项事业,通过关注精神病人艺术关爱社会。”此外,郭海平表示目前艺术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已全部完成,已经收集到60余幅病人画作,等国外患者的作品一到,11月中旬即将全面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