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骑士四牛盖铜贮贝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李学勤 史学家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铜爵于1984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是最早的青铜酒杯。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这是一个世纪性的展览,可以肯定多少年之内再不会有这样的展览了。”7月29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楚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学勤谈到近日开幕的“中华记忆——5000年文明瑰宝展”,言语之间难抑激动之情。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之根?”“5000年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核是什么?”“如何发挥文物对公众认知历史的作用?”……曾参与策展前期讨论和文物目录提议的李学勤,对于此类命题始终热忱,他强调:“历史学研究必须面向社会和未来,让人民从实物中切身感知历史。”

《第一财经日报》:这次展览调集了全国55个博物馆的169件文物珍品,是否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关中国历史的文物展?在文化内涵的呈现和解读方面,是否有其特殊意义?

李学勤:这是一个世纪性的展览,可以肯定多少年之内再不会有这样的展览了。展览涉及的地区、民族的文化的丰富性都是空前的,调集难度也很大。我曾参与策展前期的讨论和文物目录的提议,我在提议中提出调用文物所遵循的原则有三:一是体现5000年文明发展的脉络和各个时代的精华;二是体现多民族多地区的多元性原则;三是尽善尽美,尽量选取“国宝级”文物。现在看来,虽然离完美有一定距离,但最后选择的仍是非常理想的,许多“国宝级”文物第一次面向公众,比如湖南省博物馆的“T形帛画”等等。

《第一财经日报》:“文化融合”是贯穿展览的主线。纵观中国历史,影响较为深远的文化融合有哪几次?

李学勤:首先要树立一个概念,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是多民族多地区的文化共存的多元的文化,各个时代,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文化不断融合、沟通和碰撞,有很强的互动性。

上古以来可以举出的大的文化融合有好几次,材料比较充分的可以列出四次:春秋战国时期到秦的统一,这一时期列国文化融合,至汉代,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到极致,汉代的文化是典型的融合的文化;唐代是第二个大的民族融合时期,那个时代社会开放、民族融合,缔造了灿烂的唐文化;唐以后民族政权兴起,宋、元时期是第三个大的文化融合时期,至明代结束;清代完成了满族、蒙古族、藏族文化的融合,形成与今天的疆域吻合的地理疆域。

《第一财经日报》:是否可以以青铜器为例,说明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的互动关系?

李学勤:青铜器文化确实是中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互动的极好的例子。各区域出土的青铜器所体现出的中原文化对长江流域上中游、下游的影响,有其鲜明的区域特征。成都平原的“三星堆文化”是有独立起源的地方性文化,但同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在器物的形制方面有所体现。湖南洞庭湖区域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受中原的影响比“三星堆”更强烈,但亦有其地方特征,比如形制庞大。湖南出土的“尊”都特别大,有的大铙高度达1米左右,中原不可能有这么庞大的器物,这和楚地古铜矿发达、铸造业繁盛有很大关系。

除了形制,纹饰方面也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比如“人脸”、“兽面”的意象化倾向和地方性几何纹饰的运用。再往东,江西赣江流域的“吴城文化”的地方性特征也很强,下游“吴越文化”在器物的纹饰方面则更繁缛。这些都是地方性文化,有其独立的发源,但同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中原文化对长江流域的青铜器制造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形制、纹饰等,功能是其中比较重要的方面,青铜器多为礼乐之器,从中可以看出中原的礼乐文化对长江流域文化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马王堆汉墓”的“T形帛画”大概是这次展览最为惊艳的文物。有观点认为汉代“马王堆”从地理位置上直接承袭了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化,而从时间坐标上又体现了汉代的文化,你如何评价“马王堆汉墓”的历史地位?

李学勤:“马王堆汉墓”让我们重新审视“什么是重大的考古发现”这一命题。社会上流行一种看法是看你挖到了多少宝贝。考古不是挖宝,不是以挖到多少“金子”这样的标准来衡量,而是看这个发现是否可以改变我们对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化的看法。

“马王堆汉墓”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改变了我们对汉初社会的基本看法。以往我们认为汉代文化是从汉武帝时代开始昌盛的,但“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让我们看到汉文化的昌盛有其历史的传承,即便饱经战乱的汉初,文化和艺术已经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文化的传承没有被朝代更替打断。

战国时代的楚国疆域辽阔,占据了当时中国核心地区的一半以上,它的文化本身就是多元的。如果一定要讲“楚文化”的特征,就是它鲜明的艺术特点——神秘缥缈之感。实际上,汉朝在政治制度上延续了秦的制度,但汉初的君臣都是楚国人,因此汉的文化内核是继承楚国文化而来,汉文化继承了许多楚文化的风格特征。“马王堆”是汉朝末年的墓,从“马王堆”的出土文物来看,仍然可以看到浓郁的楚文化特征,而《楚辞》作为一种重要文体,对后世诗词歌赋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不仅仅是文体方面的影响,还包括思想的影响。

《第一财经日报》:有观点认为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比如西有帕米尔高原和沙漠,东、南有海洋,使中国文化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格局,你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

李学勤:地理环境有一定意义,但不能夸大。中国自古就存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并非与世隔绝。当然中国的历史有其自身的独立发展的规律,事实上任何一种文明都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发展起来。

我们应该看到,游牧民族对于整个欧亚大陆的文化融合意义很大,把欧亚大陆文化作为整体来考量,对于未来历史学研究有特殊意义,也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