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作画的丁绍光
丁绍光的壁画方案采用了玻璃,玻璃透气,可以被理解为视觉上的通透,还兼有从地下往上接地气的含义。王鸣 图
上海文化广场地下音乐厅丁绍光壁画《生命之源》完成
被切割开来的小玻璃,最后拼装起来,组成了《生命之源》。16米高的壁画上,汇集了30万块切割成各种形状的小块彩色玻璃。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通透,彩色玻璃贴在了半透明的无色玻璃上。
站在300多平方米的巨幅壁画《生命之源》前面,旅美艺术家丁绍光松了一口气。半年多的苦思冥想和艰难劳作,终于告一段落。再过几个月,新建成的上海文化广场地下音乐厅就将正式开放,这件壁画,是它的门脸。
在丁绍光拿出上海文化广场地下音乐厅壁画的创意方案之前,曾有人建议用铜片贴出一件壁画。但丁绍光觉得,铜片一旦老化就很难看,这个空间本身在地下,那样一来更加憋闷。所以,他的方案里选的是玻璃,理由简单,玻璃透气。透气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它可以被理解为视觉上的通透,还兼有从地下往上接地气的含义。
丁绍光认为,壁画创作,必须考虑作品和周遭的关系。要考虑建筑功能、空间格局、选用材质。最理想的状态是,在设计阶段,建筑设计师就能和艺术家一起工作,共同商量。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最终都是在为建筑空间做填空题。
所以现在壁画创作的整体就不太好。艺术家创作当然有问题,很多人都是订单艺术家,做完一个项目就拿钱走人,不管其他。但建筑和壁画的关系没协调好的现象,也的确普遍。壁画和建筑应该做加法,但从南到北看了很多壁画后,丁绍光觉得大多是相互做成了减法。且不说壁画是不是沦为了空间的附庸,能够做到不破坏空间美感的都不多。因此说,好的壁画创作者,必须要有设计的理念,要对建筑领域有深入的了解,要充分掌握新型的材质……壁画真是一门综合艺术。
300多平方米彩色玻璃画
回头分析自己的作品,丁绍光觉得,《生命之源》之所以有震撼力,首先就是因为巨大的面积。但毕竟是300多平方米,面积大,还不能空。所以,其感染力进而有赖于线条的结构。在这件壁画中,线条是形式,也是逻辑,是串联,也是内容本身。在施工之前,丁绍光画了一张素描给施工方。素描所用的线条,极细密,在他画画的时候从来没画过那么细的线条。因为考虑到要放大100倍之后放到玻璃上去,线条一旦粗了,别人就不知道该用什么颜色去填这些线条。
丁绍光喜欢说,这件壁画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作品”。因为彩色玻璃画,在西方有上千年历史了。直到今天,它们还在那些古老的教堂里闪着光。那些玻璃画固然美轮美奂,有整体的色彩效果,却没有很好的细节。因为在当时的工艺技术之下没法实现。比如说一张面孔的颜色变化,顶多就是低温烧出些许层次来,整个玻璃还是近乎单色的。然而今天,为了创作《生命之源》,丁绍光去了洛杉矶的玻璃工场。令人惊讶,那里竟然有2000多种色彩的玻璃任他挑选。同样的蓝色,就能烧出几十种变化。这便是《生命之源》得以呈现出最终效果的技术保障。到了壁画施工的时候,所有的玻璃都按照色差明暗一一编号,才不至于拿错。丁绍光是通盘掌控的人,那么多色彩、那么多玻璃,他一看就知道应该放在哪个位置上,如同一个拼图游戏的高手。
被切割开来的小玻璃,最后拼装起来,组成了《生命之源》。16米高的壁画上,汇集了30万块切割成各种形状的小块彩色玻璃。为了让作品看起来更通透,彩色玻璃没往墙上贴,而是贴在了半透明的无色玻璃上。
当代应具有全球化色彩
艺术创作不再只是画室里的私事了。今天视觉技术飞跃,更显出了平面艺术的局限。因此,丁绍光认为平面艺术家也应该充分调用新的技术手段和材质,引入艺术创作当中。《生命之源》看起来已经完工,但丁绍光认为它依然处于未完成状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征集音乐曲目进行听觉的配合,安装灯光营造氛围,甚至还要在现场制造出森林的气味……70多岁的丁绍光做作品,很时髦很先进,很当代。
但其实,丁绍光对美国标准下的“当代艺术”心存警惕。又和文化本位主义者不同,因为他宣称自己坚决不做艺术的保守派。他所理解的当代,是具有全球化色彩,但文明之间并无高下之分的。中国水墨画、西方油画,和他自己收藏了很多的非洲黑人木雕一样,都是好艺术,都应抛开狭隘的门户。大家都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里,何必一定要有“东风压倒西风”之类的艺术征伐。再征伐,也出不了另一个达·芬奇另一个梵·高。今天艺术创作的自由度的确很大,艺术家也有钱了。但有钱的时代,不一定艺术繁荣。黑暗、压抑、贫穷的时代,往往出大艺术家。相比较而言,丁绍光觉得,今天这时代是有些浮躁了。
丁绍光做过一件事,他把以前卖出去的一批作品买了回来,亲手毁掉了。吴冠中晚年也毁掉了一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这样的事情之前的齐白石也干过。丁绍光说,他曾在纽约一个博物馆里看到一件塞尚的实验性作品,属于实验没成功的那种。但是别人肯定是不敢毁掉的,且不说那值几千万美元,没人下得了手。光是毁坏这件不可复制的艺术文物,罪名都不小。所以,只有塞尚本人才能动这个手。丁绍光说,是不是进入艺术史之类的问题没考虑过。回购然后毁掉这些作品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不好的作品流布在外面,心里觉得不舒服。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生命之源》是他满意的作品,是希望能够一直留存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