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马蹄子怎么贴?”
“这个简单,马蹄子应该是黑色的,剪成合适大小,就这样粘上去。”
对话的,是一个孩子和一位老人。两个小时后,经过两人合力,一幅幅精美的扇子贴画就出现人们眼前。大家有所不知的是,这幅画是用麦秆制成的。而这位70岁的老人便是浦江麦秆画的传承人蒋云花。日前,她带着自己的徒弟来杭州教孩子们做麦秆剪贴画,虽然第一次接触,但孩子们都很欣喜。
儿时的记忆改变其一生
蒋云花说,年轻时,她的梦想并不是当麦秆画艺人,却是做一名老师。而且,也成功了。1963年,聪明勤奋的她,顺利考入金华师范学校。可一次普通学校的参观,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当年,她和同学去金华当地的寺旺府参观历史文物陈列展,在那里,蒋云花第一次见到麦秆画作品。尽管如今她已记不起这个作品到底是何种形状,但却牵出了她的童年记忆。
“我突然想起来,在我五六岁时,妈妈曾在盘扇中央用麦秆贴装饰画。由于家里穷,没钱买真丝,只能用这种办法,但也很漂亮。”她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在家乡浦江,还曾有这么一种民间手艺。自此,她就下定决心要将麦秆画这种民间艺术发扬光大。
蒋云花和她的画
机缘巧合,她毕业后被分配至浦江乡镇局,专门负责搞当地的工艺美术。她便遍访浦江民间,召集当地擅长麦秆画的技师,让他们来乡镇局教授民众学习,她跟着边学边练。可因为收入微薄,一年半后,技师们相继离开,她也只能转换身份,既是老师,也是学生,和一帮有兴趣从事麦秆画研究的老乡们,边学边琢磨。
上世纪80年代后,她创办了浦江工艺美术公司,开始专职从事麦秆画创作,也积极在当地招收徒弟,推广这项技艺。这一坚持就是整整32年。
光做麦秆画,养不活自己也养不活学生
“要从事麦秆画,必须要有毅力,光靠这个赚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30多年来,作为厂长的她收下徒弟数百,但蒋云花说,她过得并不富裕,如今只能靠加工一些劳技课配件来补贴。
“1990年左右,很多我收下的徒弟都出去独立开厂,光浦江当地,就有12家之多。但没几年,都倒闭关门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想靠这个赚钱,不专心于艺术,就退步了,艺术品也卖不出去。”
听蒋云花介绍,一件50cm×40cm大小的麦秆画,他们工人要做5天左右,光成本就300元左右。但到市场却卖350元,还很少有人认可这价格。“从选麦秆,到漂白、剖、刮、染色、拼,每一道工序都要靠手工完成,定价高了没人买,定得低了又不够成本,没法形成规模生产,所以没什么利润。”蒋云花说,她很希望能把这门手工艺传下去,但光靠自己的力量,实在有些困难。
现在,跟在她身边的学生,只有10多个,一个月拿到手的薪水也就一千多。“他们都是对艺术充满了兴趣,才会坚持下来,否则那么少的钱,根本活不下去。”
耗时5000个日夜,十多人共同完成
整整32年,就在堆满了纸张和机器轰鸣声中,蒋云花和她的徒弟们创作出了《百鸽图》、《梅兰竹菊》、《虎啸图》等麦秆画精品,多次在全国工艺展上获大奖。2008年,浦江麦秆画还被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后,为了准备世博会,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麦秆剪贴传承人,蒋云花又开始组织人员着手设计图案,并最终选中能反映我国古代都市繁华景象的《清明上河图》。
蒋云花说,由于《清明上河图》中的很多细节不能拼接,一般的麦秆在长度和宽度上都不符合要求。通过数月的寻求,她才凑足了符合条件的200多斤麦秆。耗时5000个日日夜夜,她和12个姐妹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放在了这幅巨作上。每天,大家一手拿着麦秆,一手拿着剪刀拼凑起一个个古装人物和场景。
这幅花费蒋云花大量心血的《清明上河图》长23.8米,宽1.2米,比原作放大了4倍多,画面上人烟稠密,货物云集,粮船上的绳索、屋檐上的瓦片错落有致,就连形形色色的人物表情都是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