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我国迎来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各地开展“非遗购物节”活动。打开手机,进入京东、抖音等平台上的“非遗购物节”专区,汝瓷、苏绣、皮雕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好物接连映入眼帘,用户可以一边通过短视频等了解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手艺传承背后的故事,一边购买心仪的非遗产品。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李晓松表示,今年的“非遗购物节”通过设置活动专场、引流推送、直播带货、秒杀团购等方式,帮助非遗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据统计,各地组织了近7000家非遗店铺参与“非遗购物节”,涉及各级非遗项目4000余项。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等新技术的发展,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正在拉近非遗、传统手艺人与年轻消费群体的距离。借助网络电商、“非遗购物节”等,非遗产品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购买非遗产品成为新潮流。
京东集团副总裁冯全普介绍,在第一届“非遗购物节”期间,京东非遗相关品类单日成交额同比增长276%;第二届“非遗购物节”通过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也取得了非遗相关品类单日成交额同比增长260%的好成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有序推进,成效喜人。先后实施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例如,2016年我国首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在新疆哈密设立,工作站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维吾尔族刺绣为重点,通过院校专业培训、设计团队介入和指导、创立品牌等多种方式,改善传统刺绣工艺的设计制作水平,建立完善的刺绣产业,让古老的手艺融入现代生活,与市场接轨,带动当地绣娘稳步增收。
在中央和地方的引导、支持下,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焕发新活力,成为各地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有力抓手,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增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