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一个夜晚,38岁的阿尔伯特?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逗留到很晚。店里的客人只剩下他和隔壁桌的一个男人,忽然那人探过身来说,“对不起,我常在这里看到您,老觉得咱俩是那种会彼此理解的人。今天我没带钱,您介意帮我付账吗?”

面对这种他绝不会拒绝的请求,贾科梅蒂帮陌生人付了钱。随后,他们聊了起来,而且很相投。多年以后,贾科梅蒂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人们知道了那个搭讪的人是哲学家让?保罗?萨特。从好友的艺术作品中,萨特一次又一次找到深切的共鸣,也寻找到无数新的灵感,找到了对于自己文学理念的系统解释。

时光飞逝,距离那段友谊诞生的深夜已经过去了80年,在现代大都市广州一隅,31岁的年轻艺术家瞿作纯坐在灯下读着著名作家让?热内记录的《贾科梅蒂的画室》,一种深沉的共鸣透过文字和图片开始扩散在他的心头。

“他的雕塑作品造型语言很独特,他的画也很有意思。这样的大师们每个阶段在做什么,是怎么过来的,一些节点是怎么过渡和转变的,又是什么使他们转变的,这些都值得我参考。”瞿作纯在那本传记里的一些重点语句下面划了粗粗的线条,还在每页空白处写了很多读书笔记。

这本被毕加索形容为“最动人艺术评论”的文集在最后如此总结:那些物体仿佛在说,“我是孤独的,因而被带入了一种必然性,反对这必然性,你就什么也做不了。如果我只是我所是,我就坚不可摧。是我所是,且毫无保留,我的孤独就能认出你的孤独。”

真正的艺术创作,注定是孤独的事情。贾科梅蒂满足了很多人对艺术家的既定人设,贫困,孤独,不被人欣赏,死后价值连城。孤独,是贾科梅蒂作品中最独特的气质,也是瞿作纯独自在深夜的画室里最享受的状态。学画近二十年,刚刚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毕业,他形容自己与孤独的艺术创作相处之道,是“熬”。

7月2日,2019年度许钦松创作奖隆重揭晓,瞿作纯的《时光叠变》系列以光影呈现时间之变的视觉享受,表达了对时间轨迹中个体与集体生命状态的思考,摘得全国总选研究生组金奖暨最具网络人气奖等奖项。

许钦松创作奖是一个专为艺术高校在校生及毕业三年内的青年艺术家设置的奖项,于2009年6月,由许钦松自费在其母校广州美术学院设立,用于评选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作品,期望艺术高校的学生,在毕业后坚持创作,“不和艺术说再见”。谈及获奖感受,他淡淡地说:“画画是没有尽头的,我走得很慢,我会继续慢慢熬。”

瞿作纯在2019许钦松创作奖颁奖典礼现场

1

瞿作纯在1988 年生于湖南醴陵,当地盛产陶瓷、花炮,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产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和花炮祖师李畋故里。他小时候对绘画的兴趣,最初来自表哥和对门的邻居小哥哥的熏陶。父亲察觉到他喜欢画画,就把他送到启蒙老师邓宇峰创办的唯美画室开始学习绘画。

“以前家里没有画画方面的教材,我就看挂历,临摹徐悲鸿先生的马。”从小学到初中,瞿作纯每次参加学校里的绘画比赛,作品都会被贴在橱窗里展览。同时他的文化成绩也很优异,还参加过数理化奥赛。初中毕业时,他被市里的高中以美术特长生免试录取,进入美术班,从此往绘画专业方面前进。“高中的语文老师温艳娟要求我们每周要写读书笔记,还要检查。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比如看艺术家的传记,文学名著,小说,散文,古诗词等。高中美术老师晏妙然则非常重视速写训练,要求天天画速写天天计数检查有没有画够,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2007年瞿作纯考入广州美术学院,第一年在基础部学习,后来经过系选和院选,他选定了木刻版画作为自己的方向。此前他没学过版画,对版画的印象只是美术教科书上的几幅新兴木刻时期黑白木刻作品。“我觉得黑白木刻版画的魅力,在于极简,颜色只有黑白,过滤掉了色彩,语言质朴而纯粹。工具也简单,方便。不管到了哪里很快就可以着手创作。”

除了黑白木刻版画,瞿作纯也尝试过其他版画的学习和创作。“别的版种需要机器,不依靠机器就会脱产,断产,很难有延续性。我就选择了比较便捷的木刻版画,只要有刻刀,有木板,有纸和墨就可以印。人的精力有限,我希望自己,把木刻版画做足做深。以此为出发点慢慢扩展自己的艺术道路,希望自己的创作在平面,空间,观念,思想上能够持续的探索。”

本来,木刻版画的制作可以纯手工,也可以用机器。而且,瞿作纯的工作室最初就配备有机器,但最终因占地太宽那台机器被挪出去另外安置了。“我很少用机器代替手工,我喜欢创作过程中手工刻制和印制时的手感,更有节奏变化和温度,让我细腻的把控整个过程同时还能深刻体会到时光的流逝。”

接触木刻版画以后,瞿作纯后来很快就上手了。当别人还在临摹时,他很快就进入了自己的创作状态,本科二年级选修课时他的第一幅尺寸60X90CM木刻版画作品《闲趣》在当时就得到了老师表扬并留系收藏,一直到现在都还陈列在大学城木版工作室作为范画。此后,瞿作纯创作的题材里既有个人真实生活中的体验和观察,也有关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思考。

《闲趣之一》(可售)油印木刻

《闲趣》系列中,他表达了对曾经农村生活的怀念,那种无忧无虑的闲散,没有压力没有烦恼的轻松感受,是一种成长的代价。

《雨中漫步》(可售)油印木刻

2009年秋季的一个雨夜,瞿作纯在雨中独自漫步。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飘落在雨伞上。他感觉空气格外清新,除了秋雨,世界仿佛与他无关。回到画室,他将那场似温柔春风却又似冷酷冬风的秋雨,还有内心深处的那份伤感,创作成了《雨中漫步》。

《青春物语之二》(可售)油印木刻

《青春物语之三》(可售)油印木刻

《青春物语之五》(可售)油印木刻

《青春物语》系列中,瞿作纯把每天在工作室看到的人与物的活动状态经过感性处理融入到画面当中,就像把工作室当做一个游乐园,里面有一些爱情故事,也像爱情电影的剧本,会掺杂一些爱情的插曲。他通过人物的大小、形状,与版画机的形态组合再加上主观想象来营造空间感受。

“青春期的我们都有一些小反叛,很多人很有性格,非常自恋、高傲,觉得自己很屌,就被叫鸟人。”于是,瞿作纯的《鸟人》用随性的刀法、粗犷的线条,结合一些人物的动态,加上翅膀,做成鸟人比较乖张的动作。“我把这种形象表达在画面之中,表现鸟人的各个姿态,和我对鸟人的思考,也算是一种调侃。”

《寻梦2号》(可售)油印木刻

《寻梦》系列里,瞿作纯借以“寻梦者”隐喻当下青年生存状态——堕落,颓废,游离。在他的理解中,“梦”是自发性产物,每一代人各自带有独立的强烈的梦想意识。寻梦是以上进的行动拒绝堕落与颓废的无意识存在。梦是种存在的虚无的“物质”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总是进行循环的变化, “梦”如同信仰让人产生前行的动力,也是自我激励的生存方式。

《回到地球1》(可售)油印木刻

与大学初期的作品相比,瞿作纯在2011念创作的《回到地球》系列,则让很多人发出疑问:“为什么要这样?画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意思?”正如人们所见,画面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没有任何表情细节,动作几乎一致,只能区分大人小孩男人女人,包围着没有实用功能的航天飞机和火箭的残骸。

《回到地球2》(可售)油印木刻

他解释,“画中的每个人被消解了个性特征和精神面貌,俨然成为一堆麻木的人。此时的他们跟航天飞机和火箭的残骸是惊人的相似只有一个空壳只是让观众潜意识觉得这些是人。面对这些面无表情的躯壳我们心底最深处的存在感,生存的危机感和自我的空缺感和疏离感都会成为自我思考的问题。地球是一个生命的容器,在这容器里人作为主体但是人不可能完全的掌控它。我重构的是这样一种心理空间而不仅仅只是画面的空间,让人思考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2

“作为同时走进校园里的同代人,在艺术上可能大家都是半斤八两,然而没过多久,每人在学业上的不同特质便会有所显现。”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范国华在对众多美院学子观察后总结,“艺术特质不完全是仅仅通过单一的某种方式所能获得的,可能画之外的因素更是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为人做事是根本,如果这方面不踏实,还谈何未来事业。若是懂得了这些道理,就能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艺术理念,这样也必然会成熟起来,也会自主地以艺术的方式来面对如今的现实世界。”

作为瞿作纯在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读硕士期间的导师,自从这对师生在本科时期的课堂上相识,范国华对这位年轻人的成长和进步赞赏有加。除了肯定瞿作纯在专业方面的实力和潜力,范国华教授还看到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挚爱与追求,哪怕遇到些挫折都没有失去热情和生活的乐趣。“从他各个阶段在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以及探索与实践中,都能看到他持续不懈的勇气。”

研究生毕业那一天,瞿作纯在朋友圈总结自己从本科入学算起:“我走得很慢,走了一个生肖轮回。”2011 年从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毕业后,由于外语原因,他的考研之路并不顺利。“我连续考了五年,从没有放弃。我相信自己总会考上。要是心态不好的,可能就炸了。”

为考研冲刺的那几年,瞿作纯一边做着美术教育工作,一边坚持画版画小稿,当时成品并不多。2016年,他以专业分双科第一(144分)的优异成绩如愿考上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专业方向为木版画创作研究。读研期间,他跟随导师范国华教授在木版工作室做了三年助教,参与本科生院选木刻与创作课的教学,同时也不间断地从事艺术创作,最终以双优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创作《时光叠变系列》荣获“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作品”,毕业论文《木版叠印的时间性表达》荣获“广州美术学院2019年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时光叠变系列之三》 木版油印

《时光叠变系列之四》 木板油印

《时光叠变系列之五》 木版油印

《时光叠变系列之六》 木版油印

在《无草稿》、《Nude model》、《寻梦》、《无聊的灵魂》和《回到地球》等系列作品中,瞿作纯对绘画艺术语言形式较深的悟性与表达,在展出时让人们印象深刻。而《一个关于“量”的思考实验》和《累积的变化方式》、《结?界》、《复印?复数实验》系列作品,他以叠印的方式表达自我对时间与生命观念意识的理解,对版画观念上的呈现方式进行了有趣而有新意的实验,则让人们欣喜。

“不管是人还是物在都存在于不断运动发展的时空中,日积月累的点滴成就了巨大的无法估量的能量及诸多神秘。……我对此充满好奇和期待。”从量变到质变的黑白灰渐变,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视觉循环感受,是瞿作纯不经意地通过315个圆形符号复数的排列而形成的《一个关于“量”的思考实验》。而将调色板叠印30次的印迹以相等的距离平行移动,按照一定规律互相重叠、交错,则是他通过《累积的变化方式》,表达30岁时的自己与绘画的因果联系,“表达我理想中的一种自然累积,不急不躁的缓慢成长状态。”

《结·界系列》之一(可售)油印木刻

《结·界系列》之四(可售)油印木刻

《结·界》是瞿作纯寻求不同视角对其自身与社会的一种人文思考,从人与物之间的循环情境与相互间的衍化状态来介入当今社会。《复印?复数实验》釆用具有版画复数特征的叠印方式,更是在呈现一种可感知的时间运动的轨迹。显然,这种带有行为偏向的移动的叠印思维方式,是当代艺术形态的研究包括版画艺术创作所需要关注的,也能为艺术家自我的表达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凭借《结?界》和《复印?复数实验》系列作品的高水准,瞿作纯被选为青苗二期优秀画家并参加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办的“青青之苗—青苗二期优秀画家晋京汇报作品展”

3

7月2日晚,2019年度许钦松创作奖颁奖晚会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2019年度许钦松创作奖,历时102天,针对11所目标高校、29个省及地区。根据统计,共有72所院校、近2万幅投稿作品参选,甚至有来自国外的留学生参加。初评过后,136幅入围作品获得终评资格,其中研究生组57人,本科生组79人。在终评现场,根据三轮投票和评审讨论,《时光叠变》系列作品脱颖而出,赢得全国总选研究生组金奖。

当现场揭晓瞿作纯凭借《时光叠变》系列作品获得全国总选研究生组金奖时,他刚刚已经获得最具网络人气奖。“那天,我本来没打算去现场,我不知道自己会得奖。当获得金奖,内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平静的,也许是我运气好。我上台领奖的时间很紧迫,就没有讲一些感谢的话,只是向许主席及在座的评委和校领导,老师们鞠躬以示感谢。我的内心很平稳,没有心花怒放和过多的激动。平常心很重要,这是调节自我状态的良药。”

获奖之后,瞿作纯分别向导师范国华教授和家人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获奖情况。“我坚持创作这么长时间了,经济上常常是拮据的,家人有时不太理解,他们希望我能坚持自己的兴趣,又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获得这个荣誉,我想跟家人们分享一下,这也是我目前仅能给他们的回报。”

事实上,瞿作纯读研以前对于参展和评奖一向并不太在意。正因为如此,他此前也没有多少国展和省展等官方展览的入选或获奖的经历。虽然通过投稿或邀请,他参加了一些群展和高校版画展评奖,并且获得过优秀奖。相比而言,他表示获得许钦松创作奖对于现在的自己意义很大。“许钦松创作奖的评委来自中国八大美院,说明获奖作品价值不局限于某个地域,表明他们对我作品的面貌也好表达也好是认可的。这代表我现阶段的创作方向、思路、状态应该是可取的,对我下一步创作也有很好的启发,激励我向下一个阶段更好过渡。”

在朋友圈对一位师兄点赞时,瞿作纯表示要向师兄学习。师兄回复:“你都获得金奖了,我应该向你学习。”他在私下说,“每次获奖都是我创作中间的一个插曲,我会慢慢向前走。展览入选也好,拿奖也好,对我来说都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每个阶段有没有解决一些创作的问题。关键是自己怎么走,建立自己的体系,不能盲目地画。已经毕业多年的师兄师姐们还有些在坚持创作,并且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很多奖项。他们一直都是我的榜样,在他们身上还有作品中我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最温暖的是他们经常会鼓励我,肯定我,让我一点一点建立自信,坚定地在这条道路上探索。我觉得这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情”

《时光叠变》系列作品,是瞿作纯的研究生毕业作品,既是他现阶段对版画创作方式与本体语言纯粹性的思考,也是表达个人对三十年来生活与学习累积的感悟,更是对时间轨迹中个体与集体生命状态的思考。“我们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长大,日积月累的经历塑造的自我,总是在不断地成长着,变化着。我以叠印的方式表达自我对时间与生命的观念意识的理解。把时间与生命的成长感悟抽象化,以几何形一层一层的叠加亦如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艰难地前行。序列性的印痕清晰地记录着时间的生发轨迹,所有的经历与感受抽象的融入到不同时间阶段的叠层。经历越多叠层就越多,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也就越深邃越神秘,到一定积累后又慢慢地淡出,清晰有序。”

从具象到抽象、从架上到观念的锐变,瞿作纯在创作中始终强调对过程的感悟,代入自己对生命成长的理解,注重过程的时间性把控。“版画的传统形制上是种被限定的画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复数性与间接性及有意味的具有美学特征的印痕常被表述为版画本体语言。复数性创作思维为当代版画创作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使得当代版画创作的延展具有无限空间。”

“时间性存在于创作过程与时机的把握中,通过对创作过程的强调及自我状态的调节,对时间性展开探索研究,也自然而然成为我目前创作的观念及兴趣点所在。”瞿作纯总结自己介入当代版画创作方式,从过去在限定中注重刀法自由的“无意识态”,到复数性实验再到当下的叠印创作方式,都在进行着制式的限定与行为观念的自由转换,践行着自我状态在限定与自由中“进”与“出”的时间性调控。

走进瞿作纯的工作室,映入眼帘的台案被主人收拾得整齐干净,从地上的纸箱到靠墙的书架,堆满了他喜欢的各种书,包括贾科梅蒂、波洛克、安塞姆?基弗、安迪?沃霍尔、栋方志功等艺术家的书籍,还有大量现当代艺术理论书。打篮球、买书读书藏书,喝茶算是他不多的爱好。“我小时候喜欢看童话故事绘本,看到图画书就两眼放光。现在多看艺术理论书,为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自己,除了艺术实践,阅读也非常关键。这一点我的导师范国华教授也是时常强调的,非常重视阅读的环节。我现在闲下来时都会翻翻书,不管是文字也好,图册也好都看看,不看书就感觉生活里少了一点东西。”

曾经,贾科梅蒂那张瘦长的脸庞出现在100瑞郎的纸币上,布满皱褶,头发蓬乱,好像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和苦难。幸好,他热爱艺术,有自己对艺术的坚持,找到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有支持自己的亲人。他有天赋,有好的环境,也有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幸好,他没有白白孤独,他的孤独变成了美学库里的宝贝,变成了日后无数同样孤独的人深夜独自咀嚼的精神食粮。等到多年以后,坚持慢慢熬的瞿作纯,他的孤独也会成为美学库里的宝贝。

《Nude Model NO.1》(可售)套色木刻

《累积的变化方式之二》(可售)油印木刻

《累积的变化方式之三》(可售)油印木刻

《一个关于“量”的思考实验》(可售)油印木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