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晖
在庭院的犄角旮旯处,被随意扔着一个民国时期的老花盆,盆里长了几株稀疏零落的藿香,这才是真正的宝贝
所谓铲地皮,就是喜欢古玩的人到民间去收购老物件。
铲地皮者只需一部小电驴加上两件法宝,即大喇叭和广告牌。大喇叭是可以循环播放的那种,走到哪里,这种吆喝声就流动到哪里;广告牌上是用最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古玩的模样,然后写上四个最醒目的大字——高价收购。准备妥当,他们就开始走街串巷,一天的营生也就拉开了帷幕。
铲地皮者一般两人搭档,一唱一和,互相照应。那声清亮的“高价收购——老货喽!”必定豪放洪亮,抑扬顿挫,余音悠长。这一开声,主要是为了招揽主家,希望图个好彩头。此时,另一个会接着附和:“老盘子老碟子老缸老罐老家具老石头,铜板银元,啥老就要啥喽!”这一声吆喝是一气呵成,不带停顿更不带喘气,如同快板,清脆绵长。
某次,梵古同三苏一起去待拆迁的郊区铲地皮。
当时,那么一吆喝,王老汉探出脑袋。他们是善于察言观色的,见主家心动,他们又开始唱双簧,一个说:“有宝贝的不要错过鉴定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另一个则在一旁帮衬:“过了这村没这店,有宝贝的找我们,天地良心,价格公道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王老汉邀请他们进了门,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走进老汉家,他们一眼就看到两件宝贝。第一件,是一个放在中堂米柜上的缺盖老罐子;第二件,是一把被丢弃在墙角的老椅子,不仅少了一根牙板,还摇摇晃晃,布满尘埃。
此时,梵古则漫不经心地与老汉搭讪、闲聊,而三苏则看似不经意地在庭院里转转,实则是在“寻宝”。
果然,在庭院的犄角旮旯处,被随意扔着一个民国时期的老花盆,盆里长了几株稀疏零落的藿香,这才是真正的宝贝。三苏一眼就看出此花盆的非同寻常之处,但他不露声色返回原处。
两人非常默契地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开始了试探性地问价:“老伯,你看你家那个缺盖的罐子多少钱?那把椅子你带走也累赘,价格合适,我们就吃点苦,一起拖走了。你看呢?”老汉思索片刻,干咳了两下,反问:“你们愿意出什么价呢?”看老汉有意,三苏乘机说:“你看,你家的老物件,罐子缺盖不谈,口沿处还有个豁口;椅子本来不错,但缺了肢体也就不值分文了。”说到这里,三苏顿了顿,偷偷看了看老汉脸色,显然,老汉已被他说得半信半疑。
三苏清了清嗓子,豪爽地对老汉说:“这样吧,我们也算有缘,东西都要了,就一百块钱吧!”老汉拧了拧眉,很不情愿:“才这么点钱?能再加点吗?”此时,梵古见状,故意面露难色,眼睛盯向了墙角那盆藿香很诚恳地说:“老伯,最多再加八十块,我连同那盆藿香一起端回去泡泡茶,省得你到搬迁时拿不动。”老汉喜笑颜开,乐不可支,喜滋滋地说:“那你再加二十块,凑个整数吧!”生意谈成,两人迅速溜之大吉。
那次,梵古利用三天时间去一个拆迁区域淘宝。
第一天,梵古只是随便看看,他相信,与宝贝的相遇纯属缘分。走到一户匆匆搬走的大户人家门口,他捡到一个清代的秀玉观音。观音浑身带着淡淡的绿色,清新秀气,但成色差,并不值钱。令梵古兴奋的是,开门红,吉利。
第二天,梵古又去兜兜转转,不经意间,居然捡到一个翡翠的冰种弥勒佛。虽然品相普通,但梵古视如珍宝,毕竟这算是中彩了,吉祥。
第三天,梵古收购了一个老爷子一堆旧货,没想到,在里面发现一个清代和田籽料的济公,堪称上等品。连中三元,梵古喜出望外,同行们更是羡慕。
作为一个铲地皮者,最需具备的就是眼力见儿,这更多是来自于经验的积累。所谓,隔行如隔山,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常人所不及之处。随着旧城的改造,这个行业终会有销声匿迹的一天。但是,古玩者玩的是心情,玩的就是一个简单的喜欢,在喜欢中学会欣赏识别和收藏古玩,这其间带来的无穷乐趣,有几人能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