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被唤醒。

“一世风沙,一眼繁华,一段历经磨难后的壁画,一段被开启后的永恒……”久远沉寂而又绝世精美的莫高窟遗世独立于大漠,风沙不掩其姿,流年不毁其骨,一如当年。

黄沙绵延,敦煌不朽。通过多年持续不断地保护、研究、弘扬,莫高窟“活”了起来,久远的故事和“莫高精神”在流传……

在保护修复中绽放光彩

或是佛陀居中讲法,罗汉环伺听经;或是曼妙飘带萦绕于身的飞天眼波流转……提起敦煌莫高窟,许多人眼前就会浮现这样的壁画。

莫高窟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大漠戈壁深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敦煌文化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

莫高窟历代营建的735个洞窟,分布在15米至30米高的断崖上,上下分布4层不等,保存着各个朝代壁画和彩塑的洞窟492个,其中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多平方米,唐宋时代木构窟檐5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九层楼。“如果按1米高的画廊排列,要排45公里。”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如是说。

伫立洞窟口,似乎能看到夜色深沉中,莫高画工在如豆灯光下石壁作画的情景。“保护、研究、弘扬,这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赵声良说,没有保护的研究是空谈,在保护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莫高窟历史、艺术价值,随之弘扬,让其对当前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是研究院的工作职责。

从1944年成立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莫高窟结束了近500年无人管理的状况,到1950年改组为敦煌文物研究所,再到1984年扩建为敦煌研究院至今,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莫高窟人汇聚敦煌、扎根大漠、薪火相传,让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重放光彩。

岁月变迁,敦煌莫高窟保护的脚步从未停歇。2019年,敦煌研究院不断突出科技应用,夯实保护基础,完成了6处石窟14项文物保护工程和开放洞窟的日常维护年度任务,修复各类病害壁画718平方米、塑像18身;初步建成莫高窟监测预警体系,完善了基于监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风险评估机制。

“敦煌石窟的保护已经由过去抢救性保护发展到今天的预防性保护。”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说,改革开放以来,敦煌研究院大力推进科学保护工作,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了文物保护的科技水平。

在数字应用中变得鲜活

“传说古印度有位仁医叫流水。一日,流水医生和他的两个儿子下乡出诊……也许,这世上最高贵的艺术正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由敦煌莫高窟第55窟《流水长者子》的壁画故事制作而成的动画《仁医救鱼》片段。

4月13日起,在微信小程序上,“云游敦煌”系列动画剧首播。故事都来源于莫高窟经典壁画,每日更新,每集在5分钟内。

穿越千年时光的敦煌壁画通过动画制作,在微信小程序里“活”了起来。观众不仅可以在每部动画剧中,找到相应的敦煌壁画和故事,还能亲自参与到故事的演绎中,配音后分享给其他人。

这些数字化应用推广基于敦煌数字化保护工程实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敦煌研究院就先后承担完成了多项有关敦煌壁画数字化技术研究和攻关项目,为今天莫高窟全面数字化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俞天秀是“80后”,在莫高窟工作了15年,主要负责采集洞窟、壁画、彩塑及相关文物影像,加工成数字图像,拼接汇集成电子档案,构建多元、智能的石窟文物数字资源库。莫高窟因疫情闭馆期间,俞天秀和同事们抓紧时间采集了148窟的影像,148窟是开放的大型洞窟,共采集取相2万多张。

2016年5月1日,“数字敦煌”资源库上线,首次通过互联网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观众进入“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点开页面后,可以采用VR360度全景漫游方式来参观、欣赏石窟之美,从而实现身临其境般参观敦煌石窟。同年6月份,英文版上线,访问量已经超过700万次。

截至目前,敦煌研究院已经完成图像采集洞窟230余个、图像加工洞窟145个、虚拟漫游洞窟160个、雕塑三维重建40余身、底片数字化近5万张、大遗址三维重建3处、74项著作权。“敦煌数字化成果已广泛应用于考古、美术临摹、保护修复、旅游开放等领域,这让我感到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俞天秀说,数字化保护工程不仅仅是留存档案,它会服务于各个领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继续扩大数字化成果的应用领域。

“文物数字化工作是今天文物保护和利用的重要手段,我们会进一步加强数字敦煌项目的持续建设,并汇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成果,形成完整有序并能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丝绸之路数字文化遗产,为助力‘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丰富的数字文化资源。”赵声良说。

在交流对话中弘扬文化

拂去岁月的风尘,一切的付出皆因坚守而变得更厚重。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石窟,柬埔寨吴哥窟,世界上最大的寺庙……今天,当它们伸开巨擘牵手相握时,一场远隔万里,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随之展开。”2019年8月31日,由敦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首映。这部以亚洲文明对话为题材的纪录片,让“两窟”实现了一次超越时空的文明对话,展现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文化底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内涵。

“我们想通过莫高窟与柬埔寨吴哥窟两处文化遗产对话的形式,探寻两国文明历史上的互鉴交流。”赵声良说。

敦煌文化是开放、包容的。近年来,敦煌研究院针对不同公众的需求,先后在美、英、法、德等1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20多个省市举办了80多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敦煌艺术展览;举办文化遗产进校园“六进活动”“敦煌文化艺术研学游”等公益活动,获得了高度评价,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名片和品牌。

让世界认识敦煌,让敦煌走向世界,这是几代人孜孜不倦的追求。

时至今日,已88岁高龄的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前副所长李云鹤,仍然在被称为莫高窟“姊妹窟”的榆林窟修复佛像、壁画。

1956年,他来到敦煌莫高窟从事文物修复工作,一修就是一辈子。他参与修复壁画近4000平方米,修复彩塑500余身,被评为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孙女也都投身于敦煌研究院文物修复、艺术设计工作。

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坚定前行?这些投身戈壁的莫高窟人异口同声给出的答案是:莫高精神!

70多年来,一代代莫高窟人以“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以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为己任,喝着宕泉的咸水,与风沙相伴,排除一切艰难困苦,不断开拓着敦煌的崭新局面。

“把敦煌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高地,这是我们的时代使命!”赵声良说,让更多的人感受敦煌魅力,让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人心,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所需养分,是新一代莫高窟人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