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谷 2020年6月26日于蓬莱阁
——————————————————
日前,肖谷工作室收到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编,由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美术馆优秀策展案例选编(第一辑)》。“选编”遴选了全国美术馆从2012年至2017年,不同地域和类型的46个展览的优秀策展案例,这些展览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典型性、示范性,导向性和实操性。三是展陈与展场得体的精心设计与布展呈现。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事实上,在对吴湖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上海油画雕塑院的学术视野也得到了扩大和提升。更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一个更为宏大的命题——未来发展的多元和共享趋势、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尊重以及文化终极关怀的重要性。时代发展不仅需要全面了解吴湖帆,更需要通过吴湖帆艺术人生给当下画坛发展带来启迪:——他的人文修养;——他的书画品格;——他的精神气质;——他对传统文化的担当与推进。印文“待五百年后人论定”
这就是“策展内容的研究与文献”的目的。经过策展团队20次,毎次近3小时的学术交流、探讨、激荡、评估,在确认展览内容的“饱满与完整”性后,认为展览以“文献”的方式与面貌呈现,对一些重要的作品不一定非得要术求是原作,也就是说“高仿”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这就从容地解决了借作品的“大难题”。《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这样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把精力放在研究和举办《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的意义上,甚至在感受时代发展的宏伟气度和对历史资源关注责任的深度上。四、策划方式的群策与群力实打实60个小时的群策群力,终于呈现去以下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展览框架:一、文人·吴湖帆1、累世簪缨——家世2、梅景书屋——书斋3、佞宋词痕——诗词4、制造风雅——雅玩二、现实·吴湖帆1、海上繁华——利市2、以画养画——立身3、入古出新——治学4、名流荟萃——交游三、历史·吴湖帆1、世纪之变——画坛2、目击烛奸——鉴藏3、青山妩媚——创作4、梅景弟子——传承四、当下·吴湖帆1、人生态度——适情2、书画格调——词境3、精神气质——淸贵4、文化自信——担当这四个部分的展览框架来之不易,如:第四部分“当下·吴湖帆”最有难度,这部分涉及对吴湖帆先生的当下意义。策展团队认为以这四个方面来巡视与观照当下的文化艺术生态,从中至少可以观照上海当下艺术生态,所以这部分应该是展览主题的核心。值得一提的展名的由来:是徐建融教授在第十八次策展会议上提出用唐代诗人李白的“一片孤帆日边来”,真是太贴题了。以上就是“策划方式的群策与群力”目的。
五、策陈效果的呈现与感恩本次《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经过8个月的筹备,在院理论研究室、院美术馆以及上海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等有力推动下,在与社会相关研究人员、藏家和家属的共同合作下,呈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比较全面反映吴湖帆非凡一生和艺术成就的以文献为主、内容的展览,其中不少文献史料为首次对公众展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于2017年8月25日—9月26日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举行。这是上海油画雕塑院推出的大师(名家)文献系列展的第五个展览,由上海油画雕塑院和中国近现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开幕式现场实景
1、策陈的呈现针对展览展呈吴湖帆各个时期的作品、实物、照片、文献、史料等200余件,力求:氛围营造、展览色调、主题突显、内容布展、展线节奏、作品呈现、图文展示、照明模式上做的更好。《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展览期间《新民晚报》先后进行了五次报道:《吴湖帆热再度升温》、《展品姓公,姓师重要吗?》、《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下午开展 三年内联展三次为哪般》、《一千个人眼中有1000个吴湖帆》、《人生朝露 艺术千秋——“吴湖帆文献展”全面勾勒大师人生》。“在艺”APP进行了全程直播。各种媒体报道共有2060条,从展览预告、展览介绍、展览分析到展览内容进行了专业而精准的解读。展览期间按展览框架举办了四场学术活动。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观众留影实景
2、策陈与感恩展览的成功是充分发挥社会众多的机构与藏家智慧、力量与自身研究能力,归功于这一“有意味”的研究团队。作为感恩有必要有“历史意识”地记录这些机构、学者与藏家。首先,要感谢大力支持展览的“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其次,要感谢吴湖帆家属,特别是吴湖帆孙子吴元京先生、重孙吴亦深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吴元京先生的在策展全过程的投入,以及在展览初所承受的压力。幸慰的是通过展览的策展研究,明确了吴湖帆的忌日,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吴湖帆的艺术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吴湖帆孙子吴元京先生
吴湖帆孙子吴元京先生在展览现场讲解
再者,要感谢深入参与策展的徐建融教授、汤哲明教授、李超教授以及傅申先生、郑重先生、童衍方先生、阮荣春先生、陆蓉之先生、陈筱君先生和吴洪亮院长。当然还有上海油画雕塑院理论研究室各位同事和全院同事。国际著名中国绘画研究大家傅申先生在展览现场
要感谢国际著名中国绘画研究大家傅申先生与夫人、国际著名策展人陆蓉之先生专程来参观展览。傅申先生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有关吴湖帆最为完整而系统的学术研究展”。肖谷说:还要特别感谢青年学者王叔重和陈含素对策划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俩编的近70万字的《吴湖帆年谱》对《吴湖帆文献展》的研究成果和史料出处作出重要贡献。傅申先生与特邀策展王叔重
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尚未确定展览主题前,时任院长肖谷与他俩在《吴湖帆年谱》编辑过程中的一次邂逅,经过评估下了举办《吴湖帆文献展》的决心。他俩全身心投入于策展与整合资源的合作中,显示出他俩的学术素养和脚踏实地的优秀品质。当然,他俩也要感恩展览的成功,因为展览也使他俩成功地成为了夫妻。《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策展会之一(左为:北京画院副院长吴洪亮、右为:特邀策展王叔重)
说到感谢,还有肖谷任主任的“近现代美术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芸书房以及文人空间。《孤帆一片日边来——吴湖帆文献展》展览现场实景
以上就是“策陈效果的呈现与感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