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的芝加哥繁忙街头,一位女性胸前挂着一台禄来双反相机,双眼时刻在捕捉周围的场景,并时不时按下快门,在她身后则紧跟着由她负责照料的孩子。

纽约,纽约州,1953年10月18日 ? John Maloof Collection, courtesy Howard Greenberg Gallery, NY, and diChromaPhotography

70年后的今天,2021年3月21日,“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摄影展在今日美术馆展出。芝加哥街头那位照顾小孩的女性,她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近距离带到了中国观众面前。

“不称职的保姆”与“间谍”

薇薇安·迈尔遛完3个孩子后回到雇主阿夫龙·根斯堡(Avron Gensburg)家族家中,但她没有直接回自己房间,而是直接进入了一间由厕所改造成的暗房。这间暗房当时是得到了雇主根斯堡家族的允许才改造成的,且他们从来没有进去打扰过。

薇薇安·迈尔进入暗房后,沉浸在自己的底片世界里很长时间没有出来。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她并不是一个非常称职的保姆。”在她从事40年的保姆工作期间,经常得到这样的雇主反馈。因为在工作的同时,她将更多心思和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摄影爱好上。

据说她带孩子们外出散步时,她时常处于拍摄的状态,经常忽略身边的孩子,甚至曾有过弄丢了孩子的经历。最严重的的一次,有个她负责照料的男孩出了车祸,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她除了给男孩拍照之外什么都没有做。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但关于是否称职这一点似乎无法界定,毕竟听到的只有几个人的一面之词。实际上如果真的那么不称职,她不可能一直能找保姆工作。

在她眼中,摄影似乎凌驾于一切之上,包括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摄影时,她会不顾自身安全去拍摄火灾、抓捕、游行、人口失踪,她像游走于城市的“间谍”一样,始终保持着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有一次甚至因为前往一起凶案现场拍摄而被警察逮捕。

当一个她以前认识的人追问她的职业时,她没有说自己是个保姆。她说:“我算是个间谍。”所有最优秀的街头摄影师都是这样形容自己。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80年代后,经济上的压力和稳定性的缺乏使她的拍摄爱好陷入了停滞,但那时她已经积攒了非常多的照片和底片,还有很多的艺术书籍、剪报、家庭录影带等等。她把它们装在一个个的箱子里,1987年面试时她告诉眼前的雇主:

“我的一生就在这些箱子里。”

2009年,83岁的她在穷困潦倒中去世。

一次不情愿的拍卖成就“摄影版梵高”

去世前的薇薇安·迈尔至少拍了十五万张底片。2007年时,当时的薇薇安·迈尔因为拖欠租金,不得不将密藏在一个储物柜里的大量底片、照片、接触印相和未冲印的胶卷拿出来拍卖。当时的芝加哥电影制片人约翰·马卢夫(John Maloof)对这些拍品十分感兴趣并买了下来,两年后,他看到了根斯堡家族两兄弟发布的薇薇安·迈尔去世的讣告。

约翰·马卢夫在整理薇薇安·迈尔的作品时发现,她拍摄约15万张底片里,仅有5%在她生前得到了冲印,而且其作品出片率竟可高达90%。她的拍摄方式和题材均走在时代前沿,至今其镜头下的内容依然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

自此,薇安·迈尔的故事才慢慢展开。

薇薇安·迈尔的摄影作品公诸于世之后引起了巨大轰动,开始在全球范围的美术馆持续展出,更被公认为是与黛安·阿布斯、罗伯特·弗兰克、海伦·莱维特及加里·温诺格兰德等一众街头摄影大师齐名的摄影师。

约翰·马卢夫以她为主题拍摄了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并亲自担任该片的导演、编剧和主演,该影片获得了第6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奖和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寻找薇薇安·迈尔》(Finding Vivian Maier)豆瓣评分8.8

“自相矛盾”“大胆”“神秘”“古怪”“内向”“我从没想过她会拍照”……在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片头,曾在真实生活中与薇薇安有过牵连的人,如此说道。

这并不奇怪,关于薇薇安·迈尔的生平故事寥寥无几,且都通过他人陈述。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薇薇安·迈尔一直将摄影作为自己的终身爱好,从不示人。年迈时因为过于贫困才不得已将摄影作品售出,直至去世时仍然穷困潦倒,且去世后其举世瞩目的作品才被世人发掘,所以很多人称她为“摄影版梵高”。

但这并不是一种调侃,而是一种凄凉和惋惜。

大量自拍作品原片来到中国

在薇薇安·迈尔的作品中:街头场景、匿名的陌生人、孩子们的世界、以及她自己的形象是反反复复出现的主题。其中自拍是她最为特别、迷人、丰富和复杂的主题之一。

图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

本次3月21日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展览中,主办方重点带来了薇薇安·迈尔不同时期的自拍作品,共计83幅原片。这些作品呈现了这位独立、矛盾、神秘、不一样的女摄影师的多维人生,同时也是她所处时代的浓缩。

本次展览总监彭薇表示:“这次展览所有作品里都有薇薇安?迈尔自己。我觉得是自拍又不是自拍。她太孤立了,而这就是她要的孤立,她守护的孤立。借用墨西哥女艺术家弗里达的话:‘我画自己,因为我常孑然一身’。薇薇安拍自己,正是因为她孑然一生。”

今日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张然在谈到展览作品时表示:“通过薇薇安自拍影像,越加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关心社会、热心生活、以旁观者的角色记录时代变迁的普通人。薇薇安是一个孤独的奇才——亦是众生,亦是她们,亦是我们。”

今日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张然在开幕式上发言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展览现场

除了薇薇安·迈尔83张摄影作品,本次展览还带来了9个超8毫米影像、5组中古家具、1个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提名的纪录片、以及1个时髦又复古的快闪店。

展览布局通过别出心裁的场景塑造,再现了一个已经消逝的时代景象,在欣赏薇薇安·迈尔摄影作品的同时,一步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纽约和芝加哥。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展览现场

展览联合策展人之一安妮?莫林表示:“展览通过这一系列形式探寻了薇薇安?迈尔性格中不同的层面,和她在不断寻求自我身份时运用到的各种表达方式。如果说这些影像宣告了迈尔的存在,那或许是因为她本来是‘隐形的’,与众多相似社会环境中的人一样。”

杜尚说: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薇薇安的镜头时刻在记录着自己的生活,通过本次展览中的大量自拍作品,我们得以看到这位孤独的女人内心广袤的世界。(作者:兰红超)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展览现场

相关评价

美国最富有洞察力的街头摄影家之一的薇薇安·迈尔终于被发掘出来了……薇薇安·迈尔镜头中的人物既保持了他们的尊严,也表现出他们的无助,高贵,失败,骄傲,脆弱,亲切有时还很有趣。哈利·卡拉汉是人们拿来和薇薇安·迈尔比较的众多摄影大师之一。

——《纽约时报》镜头专栏评论

五六十年代没有多少女性在街拍。除了她的生平故事相当传奇之外,她本身也是非常好的摄影家。她的作品让我想起黛安·阿布斯(DianeArbus)的作品,但薇薇安作品又远在其之前。薇薇安做的许多事远远超越了她的时代。

——兰尼·西尔弗曼芝加哥文化中心策展人

第一次看到薇薇安作品的时候,还以为是男人拍的。它们朴实,刚毅,坚韧。在那些破旧不堪,治安不好的地方转悠拍片,作为女性薇薇安实在是勇敢得不可思议,同时她也很容易受到伤害。那时代没有人认为女人应该是这样的。

——乔尔·迈耶罗维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