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43期美术新闻

编者按

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元年,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各地纷纷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着探索实践,优化生产生活的生态空间,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大美画卷正在祖国大地上徐徐铺开。在乡村振兴建设中,艺术积极介入,并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期《中国美术报》从艺术工作者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采取的形式、取得的成效以及遇到的问题等三个角度,梳理当下艺术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状况,了解艺术工作者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作为及所取得的实效,为未来更多有志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艺术家们提供参考的范本。

艺术进入乡村

在刚刚结束的暑期中,以艺术的形式助力乡村建设,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校不在少数。山东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红色青年先锋”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下村乡,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实践团一行先后来到下村乡花园新村和上大炉村开展实践活动,按照下村乡“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的指导思想,结合花园新村的地形地貌开展“美丽田园”乡村主题墙绘;结合上大炉村八路军115师旧址开展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墙绘,彩绘美丽田园,展现乡村文明。活动中,学生们不顾酷暑,一天的时间完成了七幅画作。看着一幅幅艺术作品扮靓了乡村的大街小巷,一面面单调的白墙穿上“新衣”,同学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花园新村的村民们纷纷走上街头驻足欣赏,向同学们竖起了大拇指。与此同时,西安理工大学组建了由两名老师和13名学生组成的“奋发‘涂墙’”墙绘组,赴乡村振兴帮扶村——略阳县白雀寺镇何家坪村开展“共建美好乡村 共享幸福生活”主题社会实践。墙绘,是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一种常见的方式,通过创作墙绘,艺术院校师生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适应不同创作环境的能力得到提升。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墙绘作品,帮助村庄旧貌换新颜,为村庄增添了艺术性与故事性。

山东艺术学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场

根据《2021年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所有高校共同参与的,也是各院校所重视的,以此形式引导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伟大事业,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而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乡村是所有实践团的共同选择。特色鲜明的四川美术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四川美术学院团学工作的一面旗帜。在今年,四川美术学院组建社会实践活动市级重点团队10支,走进了重庆酉阳县花田乡、两罾乡内口村、天馆乡杉坪村,巫山县下庄村,石柱县中益乡,九龙坡区,以及四川广元市、巴中市、松潘县,河北西柏坡等地,通过党史宣传教育、实地考察与调研、劳动教育、美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内容融入乡村,助力当地建设。虽然每个活动或许只持续十余天,艺术还不能为乡村带来质的变化,却在潜移默化中,以其自身的启迪性、地域性和生长性,改变着乡村的面貌,影响着乡民的生活和审美。

四川美术学院师生在重庆酉阳花田村

艺术融入乡村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瓜里乡瓜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小广场上,孩子们正开心地做游戏。17名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的艺术支教大学生,为山里的孩子开展为期一周的艺术课程,给乡村教育带来了新气象。趣味课堂上,支教老师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松鼠搬家”“桃花朵朵开”“滚雪球”“扬起小旗帜”等一系列游戏,孩子们和老师热切地讨论游戏规则,欢乐的笑声回荡在整个操场上空,原本安静的乡村“动”了起来。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艺术课堂同样是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常见且长效的形式。玩泥巴、编稻草、染布、剪纸……在传统美术课或田野大课堂上,艺术家们充分利用当地工艺资源,聚焦留守儿童的心理纾解等难题,引导孩子们关注周边环境和生活,帮助他们发现美、表现美。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支教团坚持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的中小学、儿童福利院等地,开展一系列美育公益课堂,帮助孩子们拓展知识视野,丰富课余生活。其中,支教团开展数期“美美讲堂”活动,以景东特有的民族和传统文化为落脚点推行艺术及审美教育,带领景东青少年点燃寻找美的热情,接受美的熏陶与启迪,进而投入生活之美和生命之美的创造。据了解,自2014年起,中国美术学院已选派15名支教团成员赴云南景东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截至目前,七届支教团成员累计教学94个班级,约5050余名学生,共完成7136节课时的教学任务。

中国美术学院在云南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开设美美讲堂现场

以新技术或时下大众最为流行的方式介入乡村艺术教育也是不少地方和艺术院校的选择。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何鑫于2020年参加了“DOU艺计划——美在剑川”活动,令他印象深刻。该活动缘起于2019年,是由抖音联合书法、美术、舞蹈、音乐、戏曲等权威机构发起的短视频艺术普及与全民美育计划。据何鑫介绍,该活动主要分为中央美术学院老师带领当地学生进行采风写生,与实地走访、考察剑川非遗技艺工作坊两大部分组成。在采风写生过程中,老师着重以激发、引导当地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为主,鼓励学生描绘心中的故乡。剑川虽然远离大城市,但因地处大理与丽江两个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之间,经济也因旅游而相较从前有所增长。在中央美术学院老师带领学生进行采风写生的过程中,何鑫了解到,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普遍接受过诸如素描、色彩等基础美术教育,这说明当地居民有相关审美教育需求,并愿意让孩子接受相关专业课程。但是,受当地的客观条件局限,学生需要耗费更多的经济与时间成本,去往别的城市学习。抖音与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举办的活动恰好改善了这一问题,不仅让学生有了与国内顶尖艺术高校老师面对面学习的机会,还为中央美术学院老师与当地学校建立了沟通桥梁,从教学层面上提升了当地的美术教育水平,为之后剑川本地相关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活动以短视频和直播的手段进行,还释放了艺术与科技结合所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孩子们放飞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快乐学习中积累审美经验。

“DOU艺计划——美在剑川”活动现场

艺术驻留乡村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乡村启动艺术家驻留计划,以长期、可持续的项目吸引艺术家驻村开展在地性艺术创作,这其中也包括部分大地艺术节和田野双年展等活动形式。比如,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田岗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流下村、四川自贡市荣县乐德镇天宫庙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村等地,邀请青年艺术家驻村,部分驻留成果以艺术空间展览形式向公众免费开放。艺术驻留可以说是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一种更为深入的方式。

“龙布日出”集装箱客栈

“乡村密码——中国·石节子村公共艺术创作营”现场

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前童镇大郑村,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带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乡建”团队用艺术和设计语言,使村子从洁化、美化向艺术化转变。公共艺术作品《共生》,是用艺术点亮乡村的开端。在大樟树下,石头与古树融为一体,意喻“和谐共生”。慢慢地,小村庄的风景越来越美,原来简陋的白墙被重新设计,绘上山水画,并镶了木框,“山水墙”成了村里的“网红打卡地”。此外,凉亭、竹园、故事墙、咖啡厅、美丽庭院也不断被改造升级……大郑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艺术不仅可以美化乡村风貌,更是美好生活的助推器。当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会大大提升。中国·衢州柑橘文化艺术节同样由“艺乡建”团队策划,该活动以“农业 艺术”为切入点,通过艺术设计将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向农业生产的不同环节渗透和拓展。比如,一个个以柑橘为材料设计的雕塑充满趣味;画橘子、创意摄影、线上投票等活动环节,增强了互动性。就其本质而言,柑橘文化艺术节属于公共艺术,具有多元性,尤其强调艺术、文化、社会、经济的多元融合。陈炯表示,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从精神层面而言,艺术是激励者,能够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从物质层面而言,艺术是创造者,不同艺术手段与不同产业融合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雨补鲁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五工作室创作的 《艺术介入乡村之天坑地漏》

艺术改造乡村

在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多主体联动的实践中,艺术乡建团队肩负了策划、设计、管理、实施、维护等多重责任。一些美术院校派出挂职干部深入一线,从人才培养、文化创意产业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入手,为乡村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以“校县帮扶”为前提、校外实践为机会,一批美术院校用“实地调研、在地设计、就地推广”的“组合拳”,探索出一条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特色之路。

8月14日,央视栏目《走进乡村看小康》,对重庆市北碚柳荫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直播报道。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东升村,6平方公里,2800余人。早几年,村民大多外出打工,村容破败。近年来,顺应“农+旅+艺+学”产业发展思路,引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建成有花卉苗木观光、水果采摘体验、旅游度假疗养等项目的乡村旅游,全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景象,被列入中国美好乡村之列。不能否认,东升村如今的变化离不开四川美术学院的助力。2018年,四川美术学院在此地建立了柳荫村社艺术基地,与北碚柳荫携手共建艺术乡村,先后建设了艺术院落、艺术稻田、艺术水渠、艺术市集、艺术粮仓等艺术空间,并举办“巴渝原乡村社艺术中波国际互鉴工坊”“百校百村百艺:中国乡村美育行动计划”展演、“与人民:中国新乡土艺术季”展演、“渠乡村韵:首届柳荫村社艺术季”等艺术活动,艺术激活乡村、艺术赋能乡村,取得显著成效。据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介绍,近年来,四川美术学院秉持根植乡土、扎根人民、服务社会的办学传统,2018年聚焦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聚合前期资源,成立艺术与乡村研究院,致力于以艺术为乡村塑形、赋能与铸魂,致力于将人才培养植根在中华大地之上。

“柳荫村社艺术季”乡村美育研学活动现场

在杭州市余杭区长埭村,村口树立着现代气息浓郁的绿茶雕塑,村内千亩茶园生机盎然,民居小楼错落有致,游步道、露天体育场、公共文化空间点缀其中。三三两两闲谈的不仅有村民,还有已经成为“村民”的艺术家。从2016年起,中国美术学院公共艺术研究院师生就来到这里,投身美丽乡村建设,他们在充分尊重当地风貌风俗和发掘当地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产业的升级和生活的艺术提升。而从2017年起,中国美术学院文创设计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的师生就来到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为当地设计文创产品。许多产品还登上了2019年的伦敦设计展。据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介绍,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艺术教育主张,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每年3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60多个教学实践点,发挥专业优势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更新、产业创新,协助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学校与辐射全国的40多个地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地方政府打造“乡村振兴学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战场”和地方发展“最前线”作为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家自我实现的现场,近五年先后参与400余个城乡营造项目,建成多个全国美丽乡村建设样板。

浙江安吉余村新风貌

用乡土现场磨砺艺术感受力,以乡土精神涵养人民之心,以艺术创作助力乡村振兴,中国美术学院构建了一个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样本。高世名认为,艺术已经超出了启迪人心修养的内涵,成为一种社会创新的力量;在新的发展格局中,艺术教育正成为一种扎根中国大地、面向新时代的“有为之学”。

艺术美丽乡村

2020北京设计周主题展览“民生之维——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无疑是观察助力乡村建设活动的绝佳样本。该展览中囊括了近年来设计助力区域文旅、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地区贫困面貌、驱动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的典型案例,其中不乏各地政府、高校、协会组织举办的多种形式的优秀活动。何鑫在对案例的横向比较中也注意到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并非所有助力乡村建设的活动,都可以构设出可循环的发展模式。有些案例聚焦在当地某一具体领域的改造,比如专注屋舍改建或非遗手工艺产品化等,但相对忽略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问题,在活动结束后遭遇诸如经济效益不如预期、人才培养不足、日常维护不周等新的问题。其次,绝大多数乡村是缺少特色文化资源的,它们需要解决自身发展困局的方法与思路,它们亟待被“看见”。这里不禁要设问,艺术是否可以为这些乡村助力?何鑫认为,如果艺术工作者在介入乡村建设活动中,将视野更多聚焦于当地结构性的问题,在立足专业的基础上,为当地建立完整的、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或许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民生之维——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展览现场

艺术助力乡村建设,是以艺术的创新思维、创意特征、创造方式,改变乡村的形象、产业、建设、生活,建构美的共感形式,体现时代风貌,打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发展的生态圈。在这里,艺术与乡村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尊重、彼此互动的有机关系。乡村不仅仅是一块土地、一个物理空间,还是承载乡土精神与文化根脉之所。参与以艺术助力乡村建设实践的艺术工作者们,亦从艺术写生的体验者、乡村实践的参与者,转变为乡村建设的合作者。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认为,艺术助力乡村建设的成功标志,是村民参与、乡村资源活化和可持续发展。在艺术助力乡村建设中,重要的是调动当地人的参与热情。艺术家们需要用艺术、行动、理念,以及富有情感的表达方式、富有成效的沟通能力,激发当地人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

然而,乡村振兴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片新天地的开辟。”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委会秘书长程启明告诉记者,“现在中国社会发展中艺术家都在城市里生活、创作、工作,但其实乡村有着深厚的民族底蕴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在城市的快速变迁及发展中,使得很多宝贵的乡村文化和民族传统被遗弃,所以对于艺术家而言,要切身投入到乡村建设的发展中,这是他们知识构建和艺术理念展现的一片新天地。”

今日中国有200多万个自然村,我们不能否认,中国乡村建设的路还很漫长,需要做的工作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但有更多文化艺术力量的介入让乡村建设开始迈向一个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公共艺术工作室主任胡泉纯看到,“艺术赋予了乡村精神内核,满足了人们内心需求,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意义不可夸大,从艺术的角度它可以去解决与艺术相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也许不能直接带来乡村的经济效益,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它可以从艺术的角度和观念去对人的生活环境和人的意识层面进行更新和滋养,为村民的生活带来启迪并引领他们追溯文化,重视乡土文化的同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艺术赋予了乡村精神内核,满足了人们内心需求,为乡村发展注入持久而深沉的力量。”

以美为媒,艺术的力量正在让中国变得更美。看得见蓝天,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漫步美丽乡村,诗和远方尽在眼前!这是我们将要看到的乡土中国、美丽中国。■

第二届田野双年展(自贡)组委会定制作品《向天歌》,艺术家任宏伟监制

编辑| 刘 晶

制作|冯雅颖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010-68469146

总编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