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243期美术新闻

本期话题

如何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

本报记者 李振伟/策划

【编者按】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当下由于网络的普遍应用,“流量为王”现象日益彰显,人们过多关注点击量,而无暇顾及评论文章的内容,专业标准让位于流量标准、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已然成为当今文艺评论及各类文章不可忽视的一种趋势。然而,不良的刷分控评“风潮”过后,真正能够使文艺健康发展的,依旧是具有专业优势的评论文章。本期时评,围绕“如何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本期导读

● 胡晓军:谁是文艺评论的鉴定家和评判家

● 苏勇:文艺评论应闪耀理性之光

● 李凤志:以守正创新书写文艺评论新篇章

文艺评论是文艺活动极为内在而有机的组成部分,科学理性的文艺评论会对文艺创作、文艺接受乃至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显然,当前文艺评论的生态和现状难以让人满意。总体来说,当前的文艺评论呈现出一种“流量为王”的非理性态势,既缺乏针砭时弊的现实诉求,又缺乏价值引领的精神旨归;既不能深入认识当前文艺现象的本质,又丧失了寻美求疵的追求。那么,为了使我们的文艺评论走向一种良性的发展轨道,评论工作者应该自觉以理性科学的批评精神来严格要求自我,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评论氛围。

毫无疑问,文艺评论的核心内容是价值评判。《文心雕龙》有言曰:“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又曰:“评者平理。”这里的“论”指的是阐发道理,“评”指的就是“评判、裁夺”。德国著名的评论家麦克林堡指出:评论的价值评判功能是一个相当原则的问题。对评价的理解涉及到评论最基本和最深刻的原理,它决定着评论的地位、职能和任务。那些对文艺作品或文艺现象只进行阐释而不做评判的文章,严格来讲,并不是评论。换句话说,仅仅说明“是什么”“为什么”,而没有指出“怎么样”以及“应如何”,那么此类文章不能够被称为文艺评论。我们所说的评判就是将评论对象置于一定的价值关系中,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加以权衡,然后作出好坏优劣的判断。既然价值评判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在具体的文艺评价中,就不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对对象作出评价,而应该在具体的评论实践中秉持客观的理性精神和科学的精神。

面对具体的评论对象或现象,文艺评论就应该以文艺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以我国的文艺性质和文艺路线为依据,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去评判艺术对象。具体来说,文艺评论工作者在具体的评论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文艺评论应坚持理性原则。文艺评论要有理性的思考,如果评论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就会流于表面,就不能全面深刻地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等作出合理的价值评判。价值评判功能绝不是简单表态,而是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辨析的基础上作出评价。评论工作者要有独立的人格,能够超越自身的功利目的,客观真实地对评论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也要求评论工作者具备专业的理论修养、审美能力。评论界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比如评论要有温度、要有人情味,这其实是就评论方式而言的;但有人情味的评论不等于人情评论,如果文艺评论工作者不能够摆脱自身的狭隘利益诉求,缺乏独立的人格,那么他对文艺作品作出的价值评判一定是扭曲了的、丧失了理性原则的。

二是理性评判应该指向两个向度。文艺评论的向度主要说的是文艺评论的评论定位,或者说是一个对谁说话的问题。“求疵”主要针对的是创作者,“寻美”则意在指导观众。文艺评论的向度不同,它所起到的作用和显示的价值判断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如果评论从“求疵”的向度出发,那么评论工作者的着眼点就放在了指导创作上,评论工作者要分析文艺创作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创作存在的问题,告诉创作者前进的方向。在此意义上,评论工作者起到的是“磨刀石”的作用。如果价值评判的出发点是“寻美”的向度,那么评论工作者所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在这个向度上,评论工作者不但要把好的作品推荐给观众,还要把潜藏在作品中的“真善美”挖掘出来,传达给观众,给观众以启发。

三是重视文艺评论的理性引领作用。评论工作者应该充分意识到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这也是文艺评论应然指向的内在要求。对文艺作品及文艺现象进行理性的认识和评价,显然与文艺评论工作者的角色意识与价值立场是分不开的。不言而喻,文艺评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个性特征、文艺观念、价值立场等都会对价值评判产生影响。但文艺评论工作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理性主体,他/她应该站在时代、社会、人民等的立场上,站在人的文艺的逻辑上,对文艺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文艺评论不应该只关注文艺的娱乐功能和商业利润,同时还要着眼于社会效益。优秀的文艺评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能够敏锐地把握好时代与人民所迫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能够提升和引领创作者和观众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等。在此意义上,文艺评论犹如灯塔一般,给文艺的发展指明方向。

总之,我们只有尊重文艺评论的基本特性,在整体把握文艺基本规律以及我国文艺性质的基础上,坚持科学理性的评论精神,重新开启文艺评论的价值评判功能,才能真正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改变当前一些价值观迷乱、无理性、无原则等文艺评论现象,从而重塑文艺评论的尊严。■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编辑| 李振伟

制作|冯雅颖

校对|王密林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联系人:颜培大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5711102835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1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192元/年

2.直接向报社订阅,发行联系人:吴坤电话:13071178285

新闻热线:010-68469146

总编室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