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双年展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于11月6日至 2022年4月6日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府艺术公园内的成都市美术馆举办。作为后疫情时代规模最大、学术性最高的艺术双年展之一,2021成都双年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总策展人,著名艺术史学家吕澎作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与18位联合策展人、1个学术委员会共同携手策划,展览由 8 个主题展版块、1个美术馆馆长峰会和17个平行展版块组成,共邀请了海内外272位艺术家参与,覆盖全球35个国家与地区。

双年展第四版块“时潮共燃”由28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构成,共同呈现年轻态的当代艺术、时尚、设计、潮艺术之间交融互动共生共融的状态,探讨艺术如何在时尚设计潮流的意境中重生焕发一种新的活力。

接下来,“凤凰艺术”将与您一起走进“时潮共燃”版块,向大家介绍“成都双年展——时潮共燃”版块中的两位年轻艺术家:当代艺术家王昶与当代艺术家吴哲仁及他们的作品。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现代城市繁荣的商业与消费环境,是彰显时尚潮流、设计的舞台,也是当代艺术创作的沃土。从立体主义开始,艺术家在思考与实践上就展开了与商业艺术和大众文化的互动,波普艺术和后现代艺术更是肯定了时尚与设计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生命力。在一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一切窠臼与凝固注定烟消云散。

作为资本的技术,如果说“商业”是现代性的一部分,那么“消费”就是后现代性的主要成因。而资本的视觉表征就是大众文化和商业艺术,时尚、设计、潮流文化和当代艺术中的一部分大可囊括其中。慧能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尽管时尚与设计总是不断的想以先锋的姿态突破潮流,但新的时尚和设计理念的成立却往往以成为潮流为前提。而当代艺术在努力挣脱固有的疆界和局限时,又总是要回到艺术的精神所拒斥的物质环境和消费社会的土壤。或许,最深刻的内省恰恰存在于最普遍的生活之中。


▲ 2021成都双年展“时潮共燃”版块展览现场

“时潮共燃”版块由28位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构成,观念影像、时装、插图、概念设计、绘画、装置、雕塑所要呈现的是当代艺术、时尚和设计之间交杂互动、共生共融的一种状态,艺术在时尚和设计的语境中重生并焕发新的活力,这也是全球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面向。

本篇中,将会向大家介绍“成都双年展——时潮共燃”版块中的两位年轻艺术家:当代艺术王昶与当代艺术家吴哲仁及他们的作品。

王昶

王昶,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教师,现工作居住于杭州。参与UCCA亚洲青年艺术计划,曾参加第十二届浙江省美展,第十届迪拜艺术博览会(2016),浙江省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2019),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笔画作品展(2019)。曾获韩国E.LAND创作奖,迪拜艺术博览会展出奖及“TAG BXL”画廊展出奖,第十四届美术作品展银奖,第十三届全国美术展览笔画作品展进京作品奖。文章《意识的逻辑建构——关于媒介时代下现代设计基础教学体系的反思与融合》于2021年发表于期刊《艺术与科技》。

参展作品

▲ 王昶,《昨日世界——10.6慧的新逻辑》,矿物色、麻纸,360×225 cm,2020

作品是作者王昶有关于“意识逻辑”与“情感维度”的思考。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论述中提到“生命为之生命本身就是历史与时间性的存在,世界不是所有存在者的总和。”那么“在此”的逻辑意义是存在“意识”的关系。时间与空间是意识的“逻辑关联”,“意识”相对于所“在”的“物”是繁衍存在式的,即“在此”。繁衍是“存在”意识的逻辑。慧是作者专属的情感归属,10.6是慧来自世界的日期,日期即个体生命与世界意识的开始,即作者情感的发生,昨日预示着未来,延展起维度。每个个体寻找同养的逻辑生命,最终产生新的“精神繁衍”,情感即逻辑。

▲ 展览现场

吴哲仁

吴哲仁,旅德华裔艺术家,出生于中国浙江,现生活工作于德国汉堡,毕业于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自由艺术系。2017年加入德国汉堡艺术家协会,同年担任德中文化经贸促进总会艺术顾问,2019年至今担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艺术家吴哲仁对国际现当代艺术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独立的艺术语言,使其创作的各个颇具东方元素的绘画作品从2015年至今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展览:2015—2018年“汉堡美术学院年展”;2016年 “另眼看世界”—吴哲仁新作品展;2017年德国汉堡BUNKERHILL画廊“最坏的情况—THEWORSTCASE”主题展,OBER FETT画廊“TABULA RASA”主题展,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书”—INTER-YOUTH国际青年绘画展,以及德国汉堡KULTUR BOTSCHAFT画廊“ TRAUMBILDER”主题吴哲仁个展;2018年OBER FETT画廊“TRAUM | ZEIT 梦|时”主题吴哲仁个展,德国布克斯特胡德Kulturforum—Hafen 画廊“TRAUM | ZEIT”主题吴哲仁个展,德国汉堡KULTURBOTSCHAFT 画廊 “Kunst = Kapital”主题展,中国上海我们画廊“连缀”主题展,中国广东桂城美术馆“海归当代艺术展”,中国湖南梅溪书院“影响未来” 首届大型综合艺术跨年展;2018—2019年分别于四川美术学院 ,苏州美术馆和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展“东方来信”第四届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巡展;2019年德国汉堡xpon-art 画廊“besetzen—占据”主题展等。由于长期奔走于中德之间,其具备了丰富的艺术感悟以及非凡的表现力的作品先后于2018和2019年被德国副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先生及中国驻德国汉堡总领事馆收藏。

参展作品

《8字下的图腾书写》系列作品

▲ 吴哲仁,《8字下的图腾书写①》,布面油彩,100×120 cm,2020

▲ 吴哲仁,《8字下的图腾书写②》,布面油彩,100×120 cm,2020

▲ 吴哲仁,《8字下的图腾书写③》,布面油彩,120×150 cm,2020

《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系列作品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①》,布面油彩,120×150 cm,2021

吴哲仁,一位长期奔走于中德之间的旅德华裔艺术家,对国际现当代艺术具有独特视角和独立艺术语言。他的作品充满中国绘画中灵动与直觉的力量,其洋溢着的东方文化元素,流露出的东方精神,使观众产生了强烈的中国情结。艺术是对生活的一种主观解释形式,而艺术家又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因而吴哲仁在他近年来所创作的作品使用了很多记忆中的符号,这些符号曾经是代表他生活过的时代真实,而这些真实只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才慢慢会有一种怀旧感,一种距离美,尤如雾里看花。

▲ 展览现场

这些图腾意义是人类最早对美学和艺术造型的认知,在艺术中使用这些远古时代的符号同样出于艺术家的怀旧兴趣和距离美。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画面上采用德国数学家发明的代表永恒和融合的莫比乌斯环8,模糊掉这些远古时代的符号,让人同样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纵观这一系列绘画作品,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作为艺术家处在一个思变的过程中,在寻找一种没有习气的属于他自己独立的绘画观念和语言,这是他作为一个艺术家十分可贵的地方,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种观念先行,技法跟上的探索精神。

个人作品

▲ 吴哲仁,《8字下的图腾书写④》,布面油彩,100×100 cm,2020

▲ 吴哲仁,《8字下的图腾书写⑤》,布面油彩,120×140 cm,2020

《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系列作品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②》,布面油彩,100×12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③》,布面油彩,100×12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④》,布面油彩,100×10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⑤》,布面油彩,100×10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⑥》,布面油彩,120×16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⑦》,布面油彩,120×16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⑧》,布面油彩,120×140 cm,2021

▲ 吴哲仁,《8字下的生命共同体⑨》,布面油彩,120×140 cm,2021

“时潮共燃”版块策展人

纪玉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设计部主任/总监,博士,副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博物馆虚拟策展实验室设计顾问。她主要从事展览设计、当代设计策展研究及展览策划。曾独立策划“转换——六个面向”青年艺术群展(2019),参与策划“万物生息——后石油时代的材料与设计(2021)”、“生生不息——叙事的黄河(2020)”及“第十四届库里蒂巴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金砖国家联展:转换的创造——中国当代艺术专题展(2019)”等。出版专著:《变革与趋向——20 世纪70 年代以来的设计展策展研究》(2020)。出版译著:《创造力与幼儿美术》(2020)。

周博

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设计史、艺术史以及视觉文化研究。出版专著《现代设计伦理思想史》(2014)、《中国现代文字设计图史》(2018)等3部,译著《运动中的视觉》(2016)、《为真实的世界设计》(2013,2020)等5部。曾策划“传统的激进:中国现代文字设计的诞生”(2016)、“为新中国造型”(2019)等重要艺术设计展。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新中国设计史研究”。获奖包括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20)、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2014)等。

关于展览

超融体——2021成都双年展

展览时间:2021年11月6日—2022年4月6日

开幕时间:2021年11月6日

展览地点:中国成都当代美术馆、天府美术馆

总策展人:范迪安

学术委员会主任:吕 澎

展览学术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序):王明贤、王春辰、王绍强、王璜生、吕品晶、刘家琨、张子康、苏新平、吴洪亮、何桂彦、宋协伟、杨卫、范迪安、周春芽、邱志杰、冀少峰

专题策展人:

多态共生:范迪安、吕澎、邱志杰、张子康、杨卫、冀少峰

家园共栖:方振宁、韩涛

智能共振:邱志杰、Jeffery Shaw

时潮共燃:纪玉洁、周博

生态共度:王绍强、贾蕴博

意匠共鸣:何桂彦、李珂珂

民族共情:吴洪亮、薛江

美育共线:吕澎、王春辰

未然共思:张子康、高高

(凤凰艺术成都报道资料整理/高然 编辑/李晶晶 责编/李晶晶)

凤凰艺术

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艺术对话平台

艺术|展览|对话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凤凰艺术”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