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几千年的湖湘文化是中华文明中独具特色的文化奇葩。如今在湖南,一些流传千年的珍贵历史典籍由于资金和人才的双重短缺,正面临“老去”直至“死去”的危机。

典藏弥珍现状堪忧

据了解,目前湖南全省所藏的古旧文献大约有200万册,主要集中在湖南省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和湖南省博物馆。全省善本古籍数量也不菲,约有6000部,其中,战国、西汉帛书数种,宋元刻本30余部,明刻本约2000部,以及一些珍贵湖湘名人稿本和湖湘名人家谱。

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湖南省图书馆里典藏了丰富的文史资料与古旧文献,共计70余万册古籍、10余万册民国文献。进入该馆用于存放古文献的第9层资料库大门,一股浓浓的药味儿扑面而来,陈旧、简朴是记者对这个承载千年湖湘文化的神圣殿堂的第一印象。

“按照国家存放古旧文献的标准,这些古书籍理应在低楼层存放,但由于我们馆目前存放条件有限,未能达到这一要求。”陪同记者参观的湖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杨主任无奈地说。

据了解,按国家标准,古籍文献应存放在温度16至20摄氏度、湿度40%至60%的环境中,但在湖南省图书馆里,目前仅有5万册的古籍善本能够享受到空调和除湿机设备的“关照”,具有恒温恒湿的保存条件。

相比宋元明清时期的文献,那些相对“年轻”的民国书刊,由于“先天不足”,比古籍文献加速趋近“死亡”。民国时期,正是手工造纸向近代机械造纸过渡的时期,文献的纸张大部分是机械纸,纸张的原材料较差,还添加了化学试剂,导致纸张的酸性偏高,不容易保存。记者在民国文献库看到,许多文献的纸张已发黄变脆,严重的已经散成一堆,无法装订。不少文献的纸张甚至已经失去韧度,用手一翻,就会像酥油饼一样掉渣。

人才匮乏制约修复

施文岚是一名普通的图书馆图书修复人员,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埋头修复民国文献《谭廷闿手札》。心灵手巧的她,对于书页的每一个脆片都视如珍宝。据她介绍,修复一本年代久远的古籍要经过十几道工序,用时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每次看到破损的古籍书,我心里总是很难过,心想,怎样才能尽快修复好?”她说。

据测算,为维护全省的200万册古旧文献,湖南省至少需要文献修复师200人、古籍编目鉴定师100人。而目前的情况是,湖南全省修复师不超过20人,鉴定师也不过30人。

造成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是多年来图书馆修书的技术人员待遇低,基本与仓库管理员相同,且其工作长年需与药物打交道,对身体有所伤害。作为古籍修复人员,需要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准,如对各个朝代的纸张生产、图书版式、字体都要有很清楚的了解等,而现在学历高的毕业生,对这项工作根本提不起兴趣。

人才的短缺,很可能造成行业传承的断代。就修复技术来说,除了要有悟性,更多要靠师傅长时间的“手口相传”,如果没有过硬的修复技术,没有沉下心的职业修养,就可能把书“修死”——拼错、修得太厚,甚至越修虫越吃。

除了保护,更要抢救

“纸寿千年”,是用来形容古代手工制作的宣纸的词语,本是夸赞古纸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可流传久远等优点,然而,这些珍贵的文献,譬如宋元古籍文献,它们的千年大限将至,正面临“老去”的威胁。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保护,更要抢救。”杨主任告诉记者,湖南省图书馆非常重视修复人员的培养,每年都会选送几批专业人员去国家图书馆的修复班学习。另外,湖南省也将成立专门的古籍修复中心,将重点培养一批修复人才。

改善古籍馆藏环境的工作也迫在眉睫。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也表示将投入必要的经费,配备相应的设备。如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就先后定做了400余个双面樟木书柜,安装了空调,配备了防盗、防火报警系统和气体灭火系统。

湖南省图书馆副馆长雷树德建议,要保护好这些不可复得的珍贵古籍,各级政府部门思想上的重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投入必要的经费,配备相关设备,努力改善现有的条件,同时,大力培养古籍修复人才,这些濒临损毁的文物才可能迎来新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