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画派纪念馆还原“创作第一现场”

《引力》邓耀明作品

相关链接:俄罗斯“容不下”前卫艺术

沉寂一段时间的岭南画派纪念馆正酝酿改革。近日,由副馆长李劲堃主持策划的艺术家邓耀明首个个人画展在岭南画派纪念馆内开幕,首次用一至三楼的整体规模,全面展示了一个画家赴俄游学的经历及其20年创作生涯,除了艺术家的原作外,辅以记载画家20年来创作心得的自传式散文,就像一本图文并茂的“大书”,全面剖析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教授邓耀明的艺术人生。

邓耀明早年毕业于广州美院并留校任教,2004年,他受教育部委派留俄学习艺术。此次,在题为“现世情结与彼岸关怀”的个人画展中,邓耀明与大多同辈广东画家表现出不同的思考与气质,明显带着留俄所受的影响,冷静而肃穆,引发关注。

借助邓耀明的展览,岭南画派纪念馆正式对外提出“研究性画展”的展览计划,学术主持人李劲堃开启了全新的研究性展览模式,使岭南画派纪念馆拥有与广东美术馆、广州艺博院不同的定位和观众群。为此南方日报记者专访了李劲堃以及艺术家邓耀明。

艺术家画展中公开“私房话”

岭南画派纪念馆落成于20年前,是目前国内最早专为某一画派建立的纪念馆,由岭南画派名家关山月、黎雄才倡立。由于坐落在广州美术学院内,这个纪念馆颇带有“学院式”色彩。馆内的学术主持李劲堃告诉记者,从邓耀明个展开始,岭南画派纪念馆将开启一种“文献式”展览的模式,补充大量文献资料,图文并茂地解剖艺术家的创作经历和内心世界,还原创作第一现场。

“岭南画派纪念馆不仅研究中国画的发展,还将关注所有画种之间的边缘地带,引发不同画种之间的争鸣。”李劲堃说,此次参展的画家邓耀明是一个版画家,也涉及油画创作。他所特有的留俄艺术经历,成为岭南画派首选他作为“头炮”的原因。

在主题为“现世情结与彼岸关怀”的展览中,邓耀明首次展示了一个艺术家20多年来的心路历程。多组绘画作品旁边都配以大段散文、论文或访谈,呈现图文并茂的形式。邓耀明酷爱写作,策展人特别从他之前的日记、散文、对话录以及论文中挑选出不少关于艺术创作的“私房话”,佐以作品,构成了图文并茂的形式。“观众看这个展览,就如同走入了一本展现艺术家创作方法和内心想法的大书。”李劲堃说。

“传统的展览只是提供纯欣赏,经常让观众不知所云,由于缺乏了文字的解读,让艺术家的作品显得苍白。以后的艺术展不但要展览艺术作品,更要展现背后的创作动机、流程和心理。”李劲堃认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让“相敬如宾”的艺术家们在原作中展开争鸣。

李劲堃认为,与广东美术馆或广州艺博院相比,岭南画派纪念馆不大,可能无法大张旗鼓地举办一个艺术展。但岭南画派要变革,在这个相对僻静的“专属空间”,公开艺术家的“私房话”,“解剖”艺术家的个体创作经历,不再是一种欲盖弥彰的姿态。“岭南画派纪念馆要倡导一种学术文案展览的方式,将艺术家从学院范围的影响扩充到这个艺术圈,在这里让广东的艺术家感受到最大的尊严。”李劲堃说。

“百年黎雄才”计划将开启

画展中,邓耀明画了一组俄罗斯人物群像,有艺术家、政治家以及宿醉街头的普通人。邓耀明说,他希望这些创作表现经历东欧剧变后俄罗斯人的精神状态,画面中那股沉静深邃的叙述感,是广东画家中所不多见的。

“岭南画派纪念馆将通过近似于学术机构的视野,发掘一系列老中青年三代艺术家,通过个展由点连成线,勾勒出一些线索,从积累中透视广东乃至中国美术发展的过去、现在,并暗示未来的方向。”李劲堃说。

今年是岭南画派著名画家黎雄才诞辰100周年,岭南画派纪念馆已经开启了一项“百年雄才”的学术课题研究,从海内外寻找到黎雄才存世的画作4000多件,专家们收录了这些黎雄才精品的信息。不少黎雄才被今人遗忘的作品,经历历史尘烟,首次出现在今人眼前,让今天的研究学者“重新发现”这位岭南画派的标志性山水画大师。这一筹备近3年时间的“百年雄才”展览计划,将在月底启动。

在邓耀明个展之后,岭南画派纪念馆还将引入北京山水画家范杨的山水写生个展。为何引入一个异地画家?李劲堃解释说,上世纪60年代李可染、赵望云、黎雄才等一批画家在山水画写生中改变了中国画教育、发展的进程,范杨的写生探索与此一脉相承,同样是一个值得“解剖”和探讨的艺术家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