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艺术家联合工作坊展开“视觉对话”

王冬龄、马丁·威莫合作的《禅E》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主办,中国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承办的第三届中欧文化论坛日前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和欧盟各国重要文化机构与著名大学的130多位专家、学者、艺术家,就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对话交流。与此同时,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欧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展览“视觉对话—中欧艺术家联合工作坊”亮相上海明圆文化艺术中心,向公众展示了在全球化趋势加快的今天,来自不同文化的艺术家们“在对话中包容、在合作中创造”的诸种可能。

“中欧文化对话最为重要的是关注今日中欧文化的共同命运。如何剥离旅游猎奇式的文化奇观,把握潜在的历史机缘,互为激化和催生,化成时代文化的锋芒,是我们的希望。有鉴于此,中国美术学院受中国艺术研究院委托,组织了5个‘艺术家作坊’,邀请优秀的中欧艺术家在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点的艺术平台上共同工作,并将成果在‘视觉对话’展览中展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著名艺术家许江在工作坊创立之初提出了这样的主旨。

为此,中欧艺术家工作坊精心选择了12位艺术家:王冬龄、孔国桥、矫健、沈立功、李凯生、王超、张晓锋、布克哈特·海尔德、马丁·威莫、马丁·顿宝姆、玛利安·查奇、利恩·勒费芙尔。中欧艺术家组成了5个工作坊,通过他们成功的合作,呈现出各自精彩的作品。

王冬龄与马丁·威莫的大型绘画与书法作品被命名为《禅E》、《巴赫2010》,他们以前所未见的创作手法合作,实现了西方绘画与中国书法灵魂的碰撞;孔国桥、王超、张晓锋和布克哈特·海尔德的两组木版与金属版画作品,是以传统印刷术为手段展开的有关东西方之间文化传播与相互交流的对话;矫健和马丁·顿宝姆的作品,以摄影的手法对自然与建筑的关系进行了冷静的思索和深刻的探讨;沈立功和玛利安·查奇通过影片和图像,试图用数字媒体语言找到不同人群的大同之处;李凯生和利恩·勒费芙尔则以都江堰震后重建计划中城市游乐场的建筑设计对游戏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事实上,呈现出来的不仅仅只是作品,中欧艺术家工作坊更为重要的意义,更在于中欧艺术家对话、理解、交流与沟通方式的拓展,其深层的含义,在于试图以艺术实践揭示这样的本质问题: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能否相互理解?在文化差异与理解歧义客观存在的同时,能否相互包容或彼此促进?或者更进一步说,在某些文化差异性逐渐模糊的同时,能否在交融与合作中创造出新的文化样式?

马丁·威莫这样谈到此次合作:“经过讨论,我决定创作一件与建筑相关的作品。作品贴墙而画,一幅长16米,另一幅长18米,均采用宣纸。创作的主旨是将我的绘画特点与王冬龄教授的书法风格融合在一起。我用的主题是‘画中画’,画面中的画框就像电脑桌面、漫画中的对话框或汽车上的后视镜,大尺寸的话框提供了内部空间,小尺寸的话框则提供外部空间,之后由王冬龄教授在上面进行书写。”他感叹道:“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不通过语言的直接交流方式,而是凭借艺术的方式进行对话。我们在一步一步的深入合作和创作的投入中,形成了两人在艺术上的沟通和互动,使原有的疑虑变成了一种可控性的合作风险。”而对于同一个创作过程,王冬龄的感受则是:“艺术是没有中西之分的,真正的艺术是中西方人都能欣赏、感动与理解的……中西方艺术家在构思、材料、构成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书法艺术家强调线条变化而富于内涵,细腻而抽象,纯粹而富有人性。这件作品是阴与阳、动与静的碰撞与交融。西方理性、秩序的构成与东方感性、诗意的线条在共同的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尽管这一次的艺术工作坊只是短期的合作与尝试,但由中欧艺术家直接参与文化对话的美术展览,拓展了中欧文化对话的内容与形式,为中欧文化艺术界加深相互认识、共同应对中欧艺术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