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渭现象”系列之二: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通渭民间对书画的狂热崇拜被学界称为“通渭现象”。“当我们的视野无法打量我们的过去,我们便用现代人的功利眼光审视"通渭现象"。”“通渭现象”的背后,暗含着苍凉悠远的历史伤痛。

萌芽 外来文化播下种子

“很多地方都经历过"通渭现象"。”甘肃省画院一级画师张兴国说,通过“科举制”跳出农门,很多地方都曾崇拜过读书人,崇拜过字画甚至字纸。只不过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他地方现在已经摆脱了这一阶段。“当我们的视野无法打量我们的过去,我们便用现代人的功利眼光审视"通渭现象"。”

通渭人对书画地老天荒般的崇拜,经历了两次大的外力冲击。“文革”伊始,来自上海、四川等地的一大批被打成右派的老师来到了通渭。对通渭封闭保守的文化氛围造成了冲击,潜移默化中,年轻的书画爱好者开始接受新的书画观念。

最大的影响来自鲁迅艺术学院的教授李巍。被张兴国称为“启蒙者”的李巍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将当地人少见的艺术门类和艺术观念带到了通渭,“更重要的是创作观念和对艺术的执著态度”。

“在通渭的黄天厚土上看着陶器长大,审美经验是粗犷、厚重和大气的。喜欢不设定身份和时空背景,用抽象甚至荒诞的手法表现人在当下的生存状态和悲剧本质。”张兴国是这次外部文化冲击的最大受益者。

李巍在县文化馆举办了书画学习班,张兴国几乎每天都过去学习请教,“一开始就在专业的路上。”

张兴国1980年考上了河西学院美术系,成为通渭县恢复高考后第一位考上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张兴国的油画作品连续参加了前三届的全国油画展,1997年应文化部派遣赴欧洲考察。尽管有书画崇拜的传统,但在真正的职业选择中,当初很多家长还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学书画。吴江的父亲认为学生还是应该学好数理化,将学书画称为“不务正业”。

张兴国被吴江等后来者称为“先行者”,他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榜样。1980年冬天,已在工会上班的王琛通过单位专门租了一间砖房,召集爱好书画的人成立书画学习班,请在高中教美术的专业老师张守忠和刘俊琪过来指点。

这帮书画爱好者,成长成今天的通渭书画家群体。曹瀚、吴江和安庆吉等年龄相差较大的几位书画家都是在王琛的书画学习班中认识的。

那年一起学习的十几个人几乎都考上了大学,曹瀚考到了西北师大,安庆吉考到了陇西学院,后来都留校任教。祖籍江苏常州的吴江现在是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1993年冬天,一批想考美术的学生自发组织,骑着自行车去陇西学院请安庆吉。被感动的安庆吉答应并叫上了老同学曹瀚,两人为30多个学生办了培训班。

后来,曹瀚的学生毕业后又为通渭的书画爱好者办过学习班。目前,依托全县书画专业老师,寒暑假举办的少年儿童培训班有30多个,每年有1000人次参加培训;依托县书画艺术学校,举办青少年书画艺术培训班,由县职校6名专业老师辅导,每年有300余名青少年参加培训。

第一次冲击成就了今天通渭籍的书画家,也为所有年轻的书画爱好者做出了榜样;第二次则是市场经济缓慢而持久地冲击。

“年轻时整天在琢磨自己的风格。”通渭画家呼喜洋现在则一门心思想着去“迎合市场”。

一次发现写的《金刚经》和《心经》销路不错,尝到甜头的呼喜洋在2005年以来推开了“度百城千卷万里行——呼喜洋书佛经小楷精品全国巡回展”,目前已卖出去了1000多幅经文。

“通渭书画家缺少市场营销意识。”呼喜洋说,“啥时候通渭的书画家开始赚外地人的钱,这才是名副其实的"书画之乡"。”

近年来,通渭县政府把发展书画事业、开发文化产业列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围绕“文旅活县”发展战略,在城建规划、证照办理、税收减免、宣传推介等方面都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各乡镇、各部门为书画事业的发展全方位提供服务。

“市场经济不太兴盛,尚未受到外界利益的强烈刺激,人们的兴趣集中而单一,还有心思平静地创作和品味字画,以至于收藏和品味字画成为很多通渭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张兴国说,“"通渭现象"的背后暗含着苍凉悠远的历史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