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者评出的台北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中,名列第一的是散氏盘。散氏盘之所以珍贵,一方面在于它是人们研究商周时期历史的宝贵钥匙;另一方面,它上面的铭文书法被称为金文瑰宝。除此之外,它还有一段充满传奇的流传故事。
历史价值弥足珍贵
散氏盘,因铭文中有“散氏”字样而得名。散氏盘为周厉王(公元前858前841年)时期的器物,盘高20.6厘米,口径54.6厘米。圆形,浅腹,双附耳,高圈足,庄重华丽。腹饰夔纹,圈足饰兽面纹。内底铸有铭文19行、357字。散氏盘的铭文字数之多十分少见,文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转让契约,内容涉及西周中晚期诸侯国之间围绕土地分配问题发生的一场公案,十分有趣。
西周散氏盘
铭文上说,关中畿内的矢、散二国,边界相连,矢国人屡次侵犯散国的边界,掠夺土地财物。后来在周王的调解下,双方议和,矢人不得已,以田地作为对散人的赔偿,并且发誓将田交付散人后,永不毁约,否则就照田价付罚金,并通知其他各国与其断绝交往。矢人派出官员15人来交割田地,散国则派官员10人来接收。这场官司中还具体规定了赔田的区域、疆界,并由两国共同派官吏勘定后交接。周王还派一个叫仲农的史正(官名)到场作证,仲农完成使命后,遂将新界地图交与矢人,矢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然而,散人鉴于矢人平日的行为,仍是不放心,怕他们毁约,于是就把这场官司的全过程及人的誓约铸在铜盘上,作为永久的证据,以防不测。
学者指出,这场有趣的官司,重要的是被后人看出了历史的破绽。周王室实行井田制,然而铭文记载却可以实行有条件的转让,这说明西周晚期井田制度已经发生了动摇,王室权力遭到削弱,也是整个社会制度开始动摇的重要信号。这正是散氏盘的历史价值所在,于后世研究者而言十分难能可贵。据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进一步考证,矢国疆界相当于现在陕西武功一带,散国的疆界相当于大散关、大散岭以东陈仓一带,散氏盘的出土地点当在散国地界之内。
铭文堪称金文瑰宝
散氏盘铭文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而散氏盘书法则被认为线条古朴、变化极其丰富,后人尤其喜欢临习。散氏盘铭文的造型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作为西周时期的金文书法,是学习大篆的极好范本,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金文瑰宝。
散氏盘铭文完整拓片
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唯《散氏盘》而已。”散氏盘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练,字迹草率字形扁平,给人以生动和浑然天成之感,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散氏盘铭文的字形构架也并非固定不变,特别是在经过铸冶、捶拓之后,许多长短线条之间,不再呈现对称、均匀、排比的规则,却展现出种种不规则的趣味来。此外,在体势上,字型结构避让有趣而不失于轻佻,多变但又不忸怩造作,在极粗质中见出极精到,这也是散氏盘铭文的奇特魅力所在。2007年9月16日,中国嘉德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散氏盘拓片拍出了近12万元人民币的高价。
地方官献宝得高升
散氏盘另一珍贵之处还在于它的流传有序,根据张廷济的《清仪阁题跋》记载,散氏盘在康熙间出土于陕西凤翔,后被江南一位收藏家购得,长期存放在扬州。著名学者阮元考证后,将其定名为“散氏盘”,“散氏盘”遂名扬天下。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湖南巡抚阿毓宝从扬州盐商手中购得此盘,1810年冬,嘉庆皇帝50岁生日,阿毓宝在大雪中将散氏盘敬献给皇上做寿礼。当时,嘉庆皇帝命臣子不准进献珠玉等物,但书册字画等文物却是准许呈进的。据说,阿毓宝竟因此得了两江总督的高位。因而,在老古玩界中一直口头流传着“阮元定名散氏盘,阿毓宝献宝祝寿荣升”的故事。
然而,嘉庆皇帝并不像乾隆皇帝那样酷爱古玩字画,散氏盘入驻皇宫之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六朝,一直被闲置于深宫。因“打入冷宫”时间太久,六朝皇帝谁也不去鉴赏,以致后来竟无人知晓它被收藏在什么地方。咸丰十年火烧圆明园后,甚至传出此盘已毁于圆明园大火的说法。
1924年溥仪出宫前,内务府核查养心殿陈设,意外发现了散氏盘。起初还以为是赝品,后以旧拓本相对照,确认属真品。溥仪令人拓出50份拓片,分赠臣属。1935年,散氏盘随清宫其他文物移交北平故宫博物院;抗战时曾随大批文物南迁,后运至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