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书写风格看似龙飞凤舞、自由奔放,如果细看它的具体运笔过程,随机选取几个草字,对比它与篆、隶、楷、行书的笔画,会发现草书用到的笔画数量最少。草书的书写确实简省了汉字的笔画,但并不能就此便说草书是最简单的书体,因为在貌似简化的书写的背后,其实有一套堪称严格的规矩。古人形容一个人美得恰到好处,会说“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其实对美人来说,增一分或减一分,仍不失为美人;而对草书来说,情况便大不同,一个字的草法,往往在个别笔画上增一分就变了一个字,减一分则又成了另外一个字。
由此看来,草书的实质,应是“简约不简单”。草书与其他书体的区别,主要在于草书在字的结体上极度省简,在用笔上不固守中锋而随机应变两方面。这两方面在运用中又是相互交叉重叠,互为补助,其间妙处颇可寻味。
一种情况是草书的结体化繁为简,同时增加连带用笔。
草书的快速书写,主要是通过简化和连笔来实现的。简化包括点画简化、部首简化和整体上的规律性简化;连笔,是将几个笔画连接书写,减少了停笔的次数,也就加快了书写速度。连笔有一笔相连、两笔相连以及多笔相连,或者两个以上笔画合成一笔,书写时一气呵成。通过简化和连笔,通常需十几笔完成的字,草书两三笔甚至一两笔即可完成。这一特点,除了有效提高书写速度,还易于形成作品在结体上的跌宕和奇异美感。
如“歌”字,左边的部首“哥”,隶书、楷书都需要十笔才完成,右边的部首“欠”也需要四笔。“哥”“欠”两部首在章草、今草中,都被大幅度简省,像元代邓文原章草的两部首分别需四笔、三笔,明代章草名家宋克的写法已经吸收今草成分,与明代韩道亨的规范今草写法以及唐代怀素的大草写法,都已经简省到极致,整个“歌”字只需一笔即可完成。可以看出,在篆、隶、楷书中纵横有致的笔画,在草书中经过一定程度的简省之后,因连笔的加入,而使笔画的走向也生出诸多变化,不再一板一眼、中规中矩,而是出生多种可能呈现的形态。
一种情况是通过简化运笔环节,使字体形态发生改变。
草书的运笔不像篆、隶、楷书那样大多讲究藏锋入笔和回锋收笔,而是简化运笔环节,往往直接落笔入纸,书写过程中较多使用侧锋、偏锋,这样省去了调整笔锋的环节,运笔速度自然变得快捷起来。运笔环节的减少,和不受中锋用笔所限,极大地增加了运笔的自由度,开放的笔法在加快书写的同时,更易于形成跌宕起伏的笔画造型。灵活多变的用笔方式,促使字的结体形态也发生变化,像“生”字的篆、隶、楷书中的三横均呈现平等关系,而在草书中三横之间有呼应、有连带,用笔欹侧之间而显出万般风情。
(作者系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